原标题:专项债10月底前发行完成 财政部加强隐性债务管理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伴随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发行完毕,新增专项债也迎来新一轮发行高峰。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专项债已累计发行2.47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2.26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3.75万亿元规模的专项债将力争在10月底前全部发行,截至目前,专项债发行额度已经完成全年限额的60.27%,全年剩余的专项债额度约为1.5万亿元,预计未来3个月里月均发行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相比以往专项债的发行节奏,今年受抗疫特别国债的影响,新增专项债发行结束时间较去年有所后延,初步规划至10月底结束。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专项债延后发行结束时间,将会减少剩余专项债放量发行对市场的集中供给压力,可以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发行节奏延后
“从时间上看,新增专项债全部发行结束的时间较去年延后,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上半年债券发行工作主要让路抗疫特别国债,预计后面几个月的月均发行量都会高于上半年。”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分析师汪苑晖指出。
根据中诚信的统计,目前剩余的新增专项债额度为1.5万亿元,按照要求10月底要发行完成,那么未来3个月时间里,平均每月的发行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相比上半年月均3700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发行额,这一数字仍然较高。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3个月专项债集中发行将成大概率。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受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影响,6、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具体规模分别为811亿元、34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幅度超80%。
但随着7月底1万亿元特别国债全部发行结束,专项债将迎来集中发行的高峰期。
“按照往年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占比超过90%的进度看,8月和9月将是债券发行高峰期,这或将给市场带来较大的供给压力。”中证鹏元评级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吴志武分析称。
2020年上半年,国内经济状况受疫情冲击明显,伴随复工复产政策的作用及一系列财政政策支持,截至6月份,多项经济指标接近往年水平,其中地方债大规模提前发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记者梳理看,财政部在上半年多次提前下发债券发行通知,其中2020年2月11日,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4月底又提前下达了1万亿元专项债券新增限额。
汪苑晖认为,中央提前下达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对地方来说,有效促进了其投资,是应对疫情冲击的积极举措。
为做好债券使用工作,财政部近日还印发《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年内专项债的发行工作做出了详细指导,以期进一步提高专项债发行及使用效率,助力财政政策更加有效。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相比以往债券管理办法,今年专项债管理中,财政部对因准备不足、短期内难以建设实施的项目,首次允许省级政府及时按程序调整专项债资金用途,进一步防范新增专项债资金挪用风险,并促使多数专项债支持项目快速开工,起到助力稳增长的双重作用,是专项债管理方式的又一创新。
继续倾斜基建
受稳增长预期影响,多位评级公司人士预计,专项债下半年仍将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而继续发挥专项债促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支持“两新一重”(指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可根据需要及时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项目质量。
记者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根据政策要求,由于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因此,专项债大量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倾斜,这对应对疫情冲击、促进经济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收费公路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发行57只,规模1354.77亿元,目前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比例超过了82%。
上述《通知》也指出,从投向领域看,专项债强调积极支持“两新一重”项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其中,近三成用于交通领域建设,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较大。
对此,一位财税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央行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季度市场流动性充足,加之多次下调逆回购、MLF等市场利率,在宽松货币政策引导下,地方债发行利率继续下行,融资成本有所降低,这使得项目收益专项债更受市场欢迎。
众所周知,疫情影响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这加大了专项债资金用途被挪用的可能性,对此,财政部近日进一步加强了专项债资金用途的管理。
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做相关报告。会议指出,在当前复杂形势下高度重视防范债务风险工作,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并且强化违法违规举债责任追究。
根据会议精神,多位财税人士认为,为防范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带来的风险,预计未来,财政部对违法违规举债和隐性债务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将会加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