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PK贝索斯 谁将赢得卫星互联网
时代周报记者 谢江珊
美国作家凯莉在俄勒冈州(Oregon)买下一座小农场。农场环境优美,价格适中,离市区仅30分钟车程,唯一尴尬的是,这里没有互联网。
如果回大城市问题不大,但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凯莉的生活节奏。无奈之下,她只能开着车来到城里墨西哥餐厅Taco Bell外面“蹭Wi?Fi”:“当我停在Taco Bell边上写稿时,我真的很尴尬!”
疫情之下,“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无法连接到宽带互联网。”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高级顾问的吉吉·索恩(Gigi Sohn)坦言。
好消息是,有远见的互联网大佬们正采取行动。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打造的太空互联网“星链”(Starlink)正在测试中。8月13日,Reddit上网友晒出了测速结果,数据显示,“星链”提供的下载速度均在每秒30兆以上,最高可达每秒60.24兆。尽管“星链”网速还未达到预期,但已经可以进行日常网上活动。
马斯克的老对手,全球首富—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也出手了。7月30日,亚马逊卫星互联网计划“柯伊伯”(Kuiper)项目获得FCC五名委员全票通过,亚马逊由此正式入局太空互联网,旨在建设高速互联网服务,为全球各个角落尤其是美国和世界各地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这也意味着,“柯伊伯”与“星链”正式展开较量。凯莉们的难题或许会得到解决。
宽带鸿沟
即使在得克萨斯州(Texas)首府奥斯汀市—这座美国新兴的高科技城市,不少学生家中也没有网络,学校系统每周必须打印和邮寄4万个作业包。一些学校在校车里安装了Wi?Fi设备,停在公寓附近让学生上网。
在索恩看来,奥斯丁的例子说明美国宽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因为价格太高,他们负担不起。”Open Technology Institute数据显示,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拥有最昂贵的宽带网络。在选择设备租赁的情况下,美国用户平均每月要为互联网服务支付84.37美元,而欧洲只需46.83美元。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运营商早已形成垄断,市场竞争有限。《财富》杂志此前的报道显示,美国近四分之三人口使用的宽带由运营商们垄断。据估计,35%的人只能选择一家宽带供应商;37%的人只有两个选择。
此外,网速慢也是一大问题。CBS报道称,美国目前可用的最快互联网下载速度约为每秒2000兆,但平均下载速度约为每秒133兆,而FCC定义的宽带下载速度为每秒23兆。
疫情在美国持续几个月后,凯莉意识到蹭网不能解决问题,最终不得不选择在镇上租了一间办公室:“我认为,宽带应该像水或电一样,成为公共设施。特别是现在疫情蔓延,有网络连接和没有网络连接的人之间差距太大了。”
马斯克领先
面对如此大的网络缺口,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项目走在了前面。
“星链”是一个巨大的卫星互联网项目,SpaceX计划在2019―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构建一个巨型3层卫星网络。
马斯克也表示,相比洛杉矶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星链”更适合为美国广袤的乡村地区提供服务。
今年6月,“星链”互联网服务开始通过网站接受用户预约,据悉有70万美国居民注册。也许是因为用户预约申请太过踊跃,最近SpaceX向FCC提出申请,希望在美国可部署的接收卫星互联网用户终端规模从之前的100万个提升至500万个,从而满足更多家庭用户需求。
生活在乡村地区的网友大卫·罗宾斯(David Robbins)表示,他很期待“星链”网络,他所处的地区目前没有互联网,而运营商拒绝提供帮助。
亚马逊入局
近期FCC批准亚马逊的“柯伊伯”项目,则意味着马斯克在这一领域再次迎来了他的老对头。
亚马逊公司发表声明表示,公司将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建设“柯伊伯”卫星互联网网络。该项目计划向近地轨道发射3236颗卫星,在2029年7月30日之前完成全部发射。公司将分5个阶段部署卫星,当在轨卫星达到578颗时将开始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亚马逊负责设备和服务业务的高级副总裁戴夫·利普(Dave Limp)说道,“最近我们听说很多人因为家里没有稳定的互联网而无法完成工作或学业,很多地方的宽带接入不稳定,或者根本没有宽带,‘柯伊伯’卫星项目将改变这种状况。”
马斯克和贝索斯之间的竞争,已经持续了近20年。从航天技术到自动驾驶,再到卫星互联网,从同道中人的相谈甚欢,到后来时不时的互相争吵和嘲讽。
在火箭领域,蓝色起源(Blue Origin)和 SpaceX 被称为美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双子星,而随着“柯伊伯”计划的成长,卫星互联网也必然成为贝索斯和马斯克两大科技巨头之间的新战场。
显而易见,美国乡村地区将是两家卫星互联网项目的“主战场”。
目前来看,SpaceX的“星链”项目计划已经抢得先机,而亚马逊“柯伊伯”则稍显滞后。
一是部署规模上,根据FCC的许可,SpaceX可在近地轨道发射近1.2万颗卫星。此外,SpaceX还向FCC申请再部署3万颗卫星,计划到2024年共将4.2万颗卫星送上太空。二是部署时间上,SpaceX已经在去年5月23日将首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目前已累计发射10批595颗“星链”卫星,建造了用户终端和地面站,甚至还推出了一个私人测试版,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首个公共服务。
但第一颗“柯伊伯”卫星的发射时间目前并未确定。
无限商机
激烈竞争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缺口和丰厚的利润。Facebook也计划加入卫星互联网赛道,以便分一杯羹。
而总部位于英国的通信公司OneWeb目前在轨74颗卫星,OneWeb此前已向FCC提交申请,请求在轨卫星数量增加至近4.8万颗。
马斯克曾野心勃勃地表示,全球互联网连接收入总额每年约为1万亿美元,“星链”试图获得占据3%―5%的份额,每年能为SpaceX公司带来300亿―500亿美元的收益,大约是发射火箭收益的10倍。《华尔街日报》帮马斯克算了一笔账:按照计划,预计到2025年,其卫星互联网服务的用户将超过4000万,当年收入就会达到300亿美元。
据摩根士丹利分析,“柯伊伯”项目的价值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当然此预测的前提是,未来20年,太空经济将增长到1万亿美元以上。如今,群雄逐鹿,大局未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玩家逐渐增多,全球卫星互联网的版图争夺必将愈演愈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