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望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标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时间:2020-08-19 17:39:47


每经记者 黄名扬每经编辑 杨欢

成都龙泉山 图片来源:张建 摄(资料图)

一座城市不可能无限蔓延扩张,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要“跳出去”开辟新空间,容纳人口和产业增长。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5万人,服务人口年均增量则达55万人。据此测算,未来30年成都将新增约1000万人口。到2050年前后,成都人口规模将达到3000万量级,也就是北京和上海现在的服务人口规模。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经济、人口承载力,从建设公园城市,为未来发展蓄力;到发展科技和新经济,提升经济支撑力;再到成立东部新区,跳出地理限制谋划“千年之变”……成都近年来动作频频。

8月20日,场景汇“东部新区•遇见未来”——2020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成都东部新区专场活动即将举行,这将是成都东部新区挂牌后的首次亮相。围绕新经济模式加速“未来之城”建设、五大产业生态构建等话题,此次专场活动将从经济学专业视角出发,剖析成都东部新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未来之路。

作为研究城市竞争力的专家,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经济系教授彼得•卡尔•克罗索(Peter Karl Kresl)致力于研究品牌价值在城市层面的实践与应用,并长期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日前,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成都拥有国际视野,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彼得·卡尔·克罗索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克罗索指出,如今,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下,成都需要进一步挖掘城市内在动力、提升城市竞争力。而对于“经济圈”的“品牌”,成渝地区需共同布局。

“这个‘经济圈’,将有望成为与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媲美的城市群,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标志’。”克罗索说。

“过去几年,成都竞争力已提升到了更高水平”

NBD:据我们所知,您的新书《城市和品质生活》即将问世。如今,一些城市正在积极培养生活和消费场景,发展新经济。在您看来,这样的努力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克罗索:随着高科技、高技能经济的出现,人们也愈发关注生活品质。如今的劳动力,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富有才华,且流动性强。这种发展趋势,让选择的天平已从雇主转向雇员;城市也必须通过竞争来获得这些各处争抢的人才。

具体方式,便是通过提供娱乐文化设施、治安保障、上下班交通便利、优良的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人才的生活品质,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这也意味着,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充满活力的高科技经济,实际上是携手并进的。

NBD:正因如此,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2017年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历经三年,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背景下,成都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您如何评价成都近年来在发展新经济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克罗索:我第一次到访成都,是近15年前。当时,这个城市朝气蓬勃的经济发展势头、众多高校致力于研究信息通信技术,以及遍地的教育机会、充足的新住房、发达的交通系统……其所有现代高度竞争的经济体所应具有的元素,都令我印象深刻。

而过去几年的发展,已经使这一地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通常来说,在这样大的城市里工作生活,每天往返于工作、文化、娱乐、休闲活动或购物点之间的路程,非常容易变得耗时且令人不悦,特别是对居住在大城市近郊的人而言。

因此世界上,一个大的城市周围通常自发或有意识地,形成了许多卫星城。这种发展路径,在美国的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城市间的地带,都可以看到。从卫星图也可以看到,夜晚这些区域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灯光带。

不仅是美国,世界其他区域的大城市群,如中国的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区域,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成都和重庆间仅相隔300公里左右的距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城市之间的空间,未来同样有望与上述大城市群一样。

但这个“经济圈”品牌,必须由两个城市主政者来共同设计布局。只有这样,这个“经济圈”未来才能成为与环渤海、珠三角或长三角城市群媲美的城市群,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标志”。

“突破地理限制,东部新区为成都提供未来发展空间”

NBD:不少城市的发展轨迹显示,一座城市不可能无限蔓延扩张,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要“跳出去”开辟新空间,容纳人口和产业增长。

我们知道,作为研究城市竞争力的专家,您长期致力于研究品牌价值在城市层面的实践与应用,并长期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您认同以上观点吗?您能我们举一个类似的城市案例吗?

克罗索:城市往往需要突破某些地理或地形的限制,以实现未来的增长。例如,在美国这样的例子就有很多。

纽约的发展中,就经历了横跨纽瓦克哈德逊河的“突破”。在纽瓦克,这个如今已被广泛认为是“大都市”的地区,先发展布局了该区域主要的机场,后又发展了一所大学、一个医疗保健中心、一所法学院,以及一个金融实体综合体。这些机构都与河对岸的曼哈顿,有着密切联系。

而在美国西雅图发展高科技中心时,也经历了在伦顿、雷德蒙德,以及贝尔维尤的华盛顿湖进行扩张。而这些城市,正是如今微软等西雅图科技经济中的核心大公司总部所在地。

再朝西看,斯坦福大学位于帕洛阿尔托,但其高科技计算机产业扩展到了圣何塞等许多较小的城市,且与旧金山有着紧密的联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NBD:千百年来,位于盆地的成都,一直受困于东西两座山脉的屏障。就在今年五月,成都跨过东部山脉成立的新区正式挂牌,成都的城市格局豁然开朗。您认为这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克罗索:成都东部新区的发展,将遵循自己的独有路径。但同时,也大概率会出现和上述世界其他主要城市相似的发展历程。并且,成都向东的发展也将使以成渝为核心的经济圈,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新机场对于成都这样的科技中心来说是必要的。在全球的新冠疫情之后,旅客通常不愿在途中过多停留,这种行为倾向或许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此背景下,能够直飞尽可能多的城市,对城市本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以北上广深为中心的区域一道,具有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的巨大潜力。该地区既不是国家政治中心,也不是港口城市,因此它必须发展自己的现代技术基础,以成为强大而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

目前来看,虽然不知道这两个核心城市将会如何合作,但“两城合作”的任何一种模式,都可能产生积极的结果。

“布局‘未来之城’,建设公园城市有利于城市竞争力提升”

NBD:位于成都东部的这一片新区,其发展目标是吸引全球先进企业和人才前来,打造成渝相向发展新兴极核、成都走向世界“未来之城”。在您的心目中,“未来之城”应该是怎样的?对于建设“未来之城”,您对成都又怎样的建议?

克罗索:未来的城市,应当从当下出发,按照可见的未来发展趋势来有意识布局。

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许多城市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它们构建城市要素的方式,如住房、交通、零售、教育、经济活动等等。

在巴黎,其市长试图推行“15分钟城市”的城市模式,即住宅、零售、教育、文化、娱乐和工作场所,都尽可能坐落在步行或骑车只需15分钟的地方。这意味着,城市将对交通运输等基建进行重组、大大减少汽车的使用,并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

大多数城市工作、娱乐和居住的既有布局,使这种“重新思考”变得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但随着全球变暖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种创造性思维和“重新思考”,在未来或将势在必行。

同时,在成都这样日益成长的大城市,人们的通勤距离日渐增加。在未来几十年,这将多大程度影响人们的出行偏好,也将是“未来之城”在规划交通系统时,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未来,成都不仅要吸引高科技公司,还要吸引流动性强的高科技劳动力。人们对生活品质的关注,将成为各个城市提升竞争力必须关注的点。

整体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的“行动者”地位日益凸显,各城市和地区的主观能动性,也将变得日益重要。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是独特的,各地也应该根据其个性、传统和愿景来发展和规划布局。我注意到这种趋势在中国已日益明显,未来几年,这种主动性在城市的发展中,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NBD:近年来,成都致力于建设公园城市,也打算把东部新城打造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主席,您认为注重城市环境优化、建设公园城市,对成都提升城市竞争力将带来怎样的帮助?

克罗索:公园本身,对城市的环境有好处,更有益市民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一个多世纪以前,工人们通常在工作地点周围就近居住,生活条件差、身体健康状况低下。如今,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已从这样的生活状况、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当下,但凡是欣欣向荣的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公园。

成都拥有国际视野,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园城市。该城市的潜力区域——东部新区,正是朝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城市,不仅一定要有好的公园,而且最好是在公园里建造城市、将城市打造为一个大公园。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