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这些人住得有尊严?这座省会出手,租金最低每月100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978年1.72亿增长到2019年8.48亿,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60.6%,堪称“奇迹”。
不过,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市民化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如何让庞大的流动人口真正成为城市市民,已成各界关注焦点。
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2.36亿流动人口,其中超70%是农民工。他们大部分在环卫、建筑、快递物流、餐饮等服务行业工作,属于低收入群体。为了节省生活成本,城中村、群租房、临建工棚等成为这类人群的主要居住地。
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让流动人口住得更有尊严,也成为诸多城市发力的重点。
最近,城叔注意到这样一条消息:杭州又一批蓝领公寓开始招租,每床租金最低仅100元/月。
所谓“蓝领公寓”,是杭州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建设的临时性租赁用房,一般比周围市场价低20%左右。从2018年开始,杭州计划3年内推出4万套蓝领公寓,与现有公租房、廉租房等一起,形成更加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在持续,对许多城市而言,这一“杭州模式”有没有借鉴意义?我们离真正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还有多远?
杭州流动人口庞大
2019年末,杭州常住人口较上年末增55.4万人;
2018年末,杭州常住人口较上年末增33.8万人;
2017年末,杭州常住人口较上年末增28万人。
站在互联网之城“风口”,近年来,杭州人口吸引力强劲, 2019年常住人口正式突破千万大关。与此同时,早在2017年底,杭州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就已达616万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保障难度可想而知。
从另一面来看,杭州第三产业占比已超66%。无疑,这是一座依靠服务业发展的城市。而服务业高度依赖于人,从事基础性服务业的人群,许多正是面临住房困难的流动人口。
2017年,杭州被列入全国首批12个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同年,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迅速推出专门面向低收入流动人口的“蓝领公寓”。
“……可结合本辖区内蓝领公寓筹建情况及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服务性行业的实际,统筹确定蓝领公寓申报要求和范围……”2018年5月出台的杭州《蓝领公寓(临时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指出。
公开信息显示,蓝领公寓主要是通过旧房未拆的建筑改建、短期闲置土地新建、还有存量房源收储改造等方式筹建,诸多服务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尤其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四大行业,正是蓝领公寓的主要服务对象。
“要安心工作,真的离不开那一张床铺。”就城市而言,为职工解决住宿问题,是协助企业解决人员流动过快难题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杭州保障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为此,杭州非常重视蓝领公寓建设,而非随便“走个过场”。
上文提到的杭州《蓝领公寓(临时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是地方政府以“蓝领公寓”名义发布的第一份正式文件。2018年,蓝领公寓也被列为杭州全力打好的新“六场硬仗”中的重要工作。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杭州共筹集蓝领公寓项目91个,房源35427套(间),距离2020年末4万间的目标已不算远。
在管理方面,杭州还在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上开发建设蓝领公寓管理系统,为后续全市蓝领公寓“一张网”“一盘棋”运营管理做准备。
配合产业发展、招商引资
杭州此举,可以多大程度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困难?
在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田莉看来,蓝领公寓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但在动辄以数百万计的流动人口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
四万套蓝领公寓,可谓用“真金白银”彰显出一座城市的诚意,但也是一份需激烈竞争的“粥”。也因此,领取这份“粥”的门槛并不低。
据《蓝领公寓(临时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
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为非杭州市区户籍,且申请人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期内的《浙江省居住证》或《浙江省临时居住证》;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年限的劳动合同,并正常缴纳社会保险金。
以上两点,许多“打零工”的流动人口并无法满足条件。
同时,蓝领公寓并非直接租给个人,而是由用人企业提出申请。除了对租赁者本人有要求,一些行政区也对用人企业资质设定了门槛。
例如,杭州首个开展租赁的项目——王马里蓝领公寓,其要求申报单位为“下城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服务性行业的单位,营业注册地址、经营场所及纳税地均在下城区,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如此,更多小微企业也将出局。
图片来源:杭州市住保房管官方微信号“杭州此举更多是配合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田莉认为,这类蓝领公寓诞生的考量在于,以前城市的关注点主要在发展产业,不太关注人居问题;慢慢地,各个城市开始意识到,产业发展同时也要把配套的员工住房问题解决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招商引资。
实际上,在许多高房价城市,类似做法不少。例如,同样是在2018年,苏州相城区黄埭高新区首个“蓝领公寓”正式面向辖区企业交付使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也明确提到:
“黄埭高新区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优秀人才前来投资创业……积极推进人才优居工程,建设蓝领公寓和新建、改建人才公寓及白领公寓等,满足高端人才、中层管理人员、技术员工等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田莉提到,还有城市将公租房定点出租给重点企业。这些类似措施,其实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一种扶持性政策,而并非着眼于普通流动人口。
租赁市场仍待发展
“目前为止,各城市还没有真正放开给普遍外来务工人员的租赁补贴或租赁住房。”田莉向城叔谈到。
目前,各类人才公寓、蓝领公寓都设有不少门槛,而公租房则主要为户籍人口(一般最多放宽至持有居住证的市民)提供服务。
《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进城农民工中,租赁公租房的仅占1.3%,自购保障性住房的也只有1.6%。大量流动人口面临租房贵、租房难。
“这些大城市所面临的住房问题,通过政府公租房或者补贴来解决问题,也不现实。”田莉说,放开市场才是重中之重,在发展更广阔的租赁市场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做的事。
2017年被视为“租购并举”元年。城市政策风向的变动,促使一些市场主体开始瞄准“蓝领公寓”。在长租公寓业内人士看来,蓝领公寓四人间、六人间等化整为零的出租模式,其坪效(一种效益指标,于长租公寓而言即每平方米能够获得更高的租金)要比白领公寓更高。
不过,这个新市场仍在发展初期,政策尚待完善,行业标准欠缺,大城市地价高、租售比低的客观条件,也限制着更多市场主体的热情,考验其运营能力。
在田莉看来,对于一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租赁住房,城市管理者在划出基本底线要求后,不应有过多、过高限制,以此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
例如,目前租赁住房尚未有配套的规划设计标准,最后审批时许多项目需要参考商品房的标准。而我国商品房普通住宅标准较高,包括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满窗日照时数、停车位配置比例等等,其中有的需求是针对普通家庭的,与租客并不完全匹配。
“我们遇到很多案例,过高的规划设计标准导致开发成本大幅上涨。比如北京有一个租赁项目,要求按1比0.5的停车位进行配置,这块地面积不大,如此配置停车位使项目造价增加数千万元,项目也因为这一争议耽误了较长时间。”田莉说。
与此同时,对于容纳低收入流动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非正规住房,怎样通过改造整治提升、保留它的居住功能,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曾追踪研究城中村数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叶裕民就曾指出,客观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每个城中村更新方案,都在把流动人口往外驱赶。
在住房供给需求矛盾较大、大城市土地供应紧张的背景下,田莉认为,“城市需要想办法增加供给,尽量避免各种限制”。
如何真正让外来务工人员“落地生根”,无疑是当下城市治理需要直面的共同问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