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谈“双循环”:全球格局很难回到过去 我国要战略调整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0-08-22 13:38:07


“2020中国财富论坛”于2020年8月22日-23日在青岛召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出席并演讲。

刘尚希表示,当前,全球呈现出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意味着中国发展的外部风险在急剧上升。“要对冲这种外部风险,必须要调整我们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调整,也就是中央提出的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发展格局”。

刘尚希指出,我国过去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现在转向内需导向型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调整实际上是为了对冲外部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上升的战略举措。

那么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含义、短期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刘尚希解释称,内循环就是依靠国内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经济增长。外循环就是依靠参与全球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循环,实现国内的经济增长。两者不是全面分开的,但有一个主次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这些年确实形成了以外循环,也就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从GDP增长的角度来说,没有大的风险。但是它从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来,它内生的脆弱性不足以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种情况下就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刘尚希表示。

他强调,扩大内需需要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和相应的体制进行调整。宏观政策方面的调整,首先是明确取向,“这些年来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宏观政策的取向上不是十分清晰。中央正式提出来‘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战略,宏观政策的取向应该更加清晰”。

第二,在具体的政策上,包括汇率政策,汇率市场化的程度等等。汇率是本币与外币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导致交易者是倾向于外销还是倾向于内销,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三,贸易政策。比如关税,还有出口退税。这些政策实际上也影响双循环政策。“我们国家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有一些基本的指标就是外贸的依存度,我们国家外贸的依存度最高的时候能接近70%,现在下降到能有30%,外贸依存度在我们目前这么一个发展阶段,也就是以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我们的外贸依存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刘尚希还提到了净出口的差额,“是基本平衡还是顺差,还是逆差?”,他分析称,如果明显是顺差,要依靠外循环来弥补国内的不平衡。因为顺差的条件下,意味着储蓄的输出,也就是资本的输出,意味着国内储蓄是过剩的,也就意味着内需包括消费、投资是相对不足的,所以要靠外需去弥补,这就出现了一种常见的现象,中国是在生产,我们增长外汇,把钱借给国外,国外再来进口中国的产品,形成这么一种国际的大循环。依靠外循环实现的经济增长容易掩盖国内的不平衡,导致国内的内循环相对来说是比较脆弱的”。

“在国际环境发生剧变的条件下,毫无疑问,我们逐渐地要调整为以国内的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这是非常重要的”,刘尚希强调。

双循环是不得已而为之吗?刘尚希称,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另一方面,从我国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要争抢发展的韧性,克服发展的脆弱性,恐怕也是需要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

他分析称,这些年我国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2015年之后,国民消费率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消费率没有上升,这就说明了内需不足的问题。“尤其今年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明显地表现消费是萎靡的,而储蓄反而上升,导致内需不足,增长的动力也就不足”,他强调,再加上外需下降,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这种情况下,只能靠畅通内循环,依靠内循环来支撑我们国家长期的发展。

“全球的格局很难回到以前的状态,我们不能假设目前的这种全球的高度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是一个暂时的现象,是一个短期的现象,我认为可能会是彻底改变了全球的这种格局,以后我们中国的发展可能就是面对高度不确定、高度不稳定的环境,外部风险会急剧上升”,刘尚希表示,这就需要从战略转型上进行调整。

同时,刘尚希也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并不是要封闭,而是更好地利用国际大循环来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更好地来促进国内大循环。

扫二维码点击进入直播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