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中国粮食自供不足是没有依据的
文/骆振心
近期新发布的三组数据再次将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放在了聚焦灯下。其一是夏粮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其二是今年洪涝灾害导致6032.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1140.8千公顷;其三是食品通胀已连续12个月保持在10%以上,7月份同比增长13.2%。如果仅仅只从这几组数字入手,容易给社会造成中国粮食自供不足的错觉,某种程度上给公众情绪带来了忧虑,这在股市上也得到了一定体现,实际上这种忧虑是没有依据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国始终把粮食安全保障作为重要基础,在粮食生产上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保障,总体看这些制度运行有效,可以防止出现粮食危机。一是耕地保护红线制度。我国耕地面积一直稳定在20.3亿亩左右,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粮食产量13277亿斤,人均占有量472公斤,高于国际人均400公斤的红线,也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粮食主产区政策。根据主体功能区的框架,明确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2010年以来,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和吉林粮食增产超过了1000万吨,为全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粮食收储制度。根据披露的数据,目前我国大米库存1.09亿吨,小麦库存1.31亿吨,我国粮食储备充足,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储备率水平。此外还有各种农业种植补贴,耕地保护与修复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策体系。有这些基础制度的支撑,我国主粮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小麦基本平衡,稻谷供大于求,大米从2019年开始处于净出口状态,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主要粮食对外依存度低。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和供应总体上比较充足,从长期看,粮食生产仍然面临着一些趋势性的问题,粮食生产与消费仍然将处在“紧平衡”的状态。一是耕地负载在加大。我国耕地保护国策一直执行的比较好,但是耕地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耕地总面积还是有所减少,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年均约为480万亩,虽然有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但是从2010年到2017年全国耕地仍然减少了780万亩。另一方面,耕地的质量有所下降,不少地方耕地退化、污染严重,一些地方占好地、补坏地,占水地、补旱地,2016年全国优高等耕地面积只占29.5%。二是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双下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从留在农村的人口结构看,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平均务农的劳动力都在50岁左右,四分之一的人超过了60岁。由于以上原因,要促进农业生产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和推进机械化,而农业科技发展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型机械运用的地理条件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粮食供应能力与人口增长之间始终处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
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我国的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种植物,由于种植较为广泛,这三类主要粮食产量较高,总体上是供应大于需求,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需要仓库来收储和保管,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大豆和油菜籽种植面积较少,产量远小于市场需求,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2019年我国进口大豆8851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85%左右。我国粮食的结构性矛盾,很多程度上与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油肉蛋奶豆制品在饮食中的占比急剧攀升,需要更多的肉禽蛋类供应,而大豆则是重要的进口饲料粮,主要用途就是提供养殖业所需的蛋白。
在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要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应当继续在粮食生产上进行结构性改革,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在科技和机械化上加大投入,对农田和耕地进行改良,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产出,但总体来看农业产出的提高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除了在粮食生产上想办法,更应当在粮食消费上下功夫。从粮食消费来看,存在着两个显著的问题:第一,粮食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据有关机构测算,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球每年浪费的粮食要高达13亿吨,相当于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一。第二,粮食结构的营养问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我国营养不均衡和缺乏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称为隐性饥饿的人口达3亿,而隐性饥饿可能导致人口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对粮食消费与需求的变革要求已经十分迫切,要提倡安全、健康、营养、智能的餐饮消费,应当通过立法和有关政策体系,改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推动粮食节约意识,充分摄入足够营养,推动粮食消费质量安全与品种结构的优化,推动农业供应链以需求消费为中心进行系统重构,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