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改革,提高国企资源配置效率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这将对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聚焦重点问题、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及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起到重要作用。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当前,这方面主要的资源掌握在市场主体,也就是企业手中。这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资源高效率配置,也就包括了国企的内部整合,国企和民企的双向混改等。
首先要看到的是国企内部整合。
日前,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合并一事有了明确说法,“两家企业的合并正在进行中”。此举正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具体体现。上述“两化”合并也是今年以来央企专业化整合加力提速的一个缩影。按照国资委年初的部署安排,今年要在持续推进瘦身健体中更加突出主责主业,将重点推进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研究启动炼化业务整合。
央企合并重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行的一项重要国有企业改革措施。近年来,国资委先后完成了南车与北车、宝钢与武钢、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等中央企业的合并。其秉承的原则就是不搞简单的“合并同类项”,不搞行政式的“拉郎配”,而是要用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包括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这也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央企的合并重组具有风向标意义,对地方各级国企的合并重组有很强的指导性。合并重组的出发点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不是耗费资源、降低效率。有的地方将同类国有企业合并之后,原来作为独立个体的企业积极性、创造性有所降低,从自己主动找订单变成了等待分配订单,这就违反了资源高效配置的改革初衷,变成了为合并而合并,为做大而不是为做强的合并。
其次要看到资源高效率配置中的国企、民企“互动”,也就是双向混改。
国企有国企的优势,民企有民企的长处。国有企业占有的资源优势是明显的;民企的长处则在于市场化机制,运作灵活高效,决策迅速,执行力强,有利于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方向定位,迅速抢占市场空间。两者的结合要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近来,上海市国资战略入股民生证券就是两者结合的生动实践。这一变动构建了民营大股东、国有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股权治理结构,是具有资源禀赋的国有资本与优质民营资本的有机结合,将形成混合所有制融合发展的新生态。这不单是物理上的融合,更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促进资源更加有效集中,产生更多的动能和效用。
再次要看到的是实现资源的高效率配置需要强化市场化渠道。
在这个方面,资本市场已经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截至9月1日,A股市场共发生了421起国企并购重组。国有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推进并购重组,一方面可利用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机制合理确定并购重组价格,另一方面,以资本市场作为并购重组平台,可以提高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透明度,加快并购重组进程,降低并购重组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对国企和民企的混改同样重要。
资本市场只是渠道之一,重要的还在于完善更多的市场化手段,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上述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这都离不开以市场化手段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