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与天仪研究院联合发起“开学季升空计划” 要把学生声音送上太空
如果给你一个和外星文明对话的机会,你会如何讲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这不是一个浪漫的假设,而是一次正式的邀请。
又到一年开学季,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国近3亿学生重返校园,再次与同学、老师接触,重新拥抱真实世界。为了给这个特殊的新学期制造别样的仪式感,近日,新东方与天仪研究院联合发起一项创意活动——“你好太空”2020开学季升空计划。邀请全国中小学生用音频讲述地球故事,并筛选优质录音制作成声音纪录片,把它放进卫星,随一枚真正的火箭,送上太空。
这次与航天领域的首次跨界,是新东方“全人教育”理念的一次创新实践,希望通过大胆、有趣的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宇宙、航天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其对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自信表达自我,以全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新学期。
新东方启动“你好太空”音频征集 将邀请学生现场观看卫星发射
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起,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
近年来,随着嫦娥四号成功登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流浪地球》电影火爆热映,北斗卫星系统全球组网成功、天问一号发射升空等一系列的航天话题成为传播热点,公众对于星球宇宙的热情持续高涨。而拥有无限好奇心的孩子更是天生的航空迷,“长大当一名宇航员”是无数孩子的梦想。
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太空的探索欲,解锁航天知识探秘的乐趣,新东方与天仪研究院联合,为学生们制造了一次与太空“对话”的机会。天仪研究院是中国首批商业航天公司之一,目前已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18颗卫星。
9月1日,新东方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正式发起“声音征集”,学生可以使用普通话、家乡话、英语或其他语言,用感兴趣的一门学科知识讲述“地球故事”。时长2分钟以内,通过指定的渠道发送给新东方。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结合这次新冠疫情,向太空介绍什么是病毒、细菌、什么是疫苗;运用地理、物理、化学知识,向太空展示大自然的奥妙,比如什么是风,什么是光、为什么会有四季流转;或讲明白一个知识点,比如什么是π,什么是压强;可以向太空介绍长城、泰山、大熊猫,展现中国的地大物博;也可以介绍一个人,比如喜欢的数学家、作家、天文学家,语文老师,或喜欢的一本书、一首诗、一篇散文……宇宙无所不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代表“地球人”,尽情表达与展现这颗星球的魅力。
收集到音频后,新东方将甄选出100余条优质音频,将它们制作成声音纪录片,搭载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卫星,发射升空。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新东方将为所有音频入选的学生颁发新东方X天仪研究院认证版证书,作为这个别样开学礼的纪念。此外,新东方还将筛选出三位优秀学生,前往卫星发射基地现场观礼,实地观看卫星发射的全过程,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卫星发射原理、火箭构成等,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此外,为了拓展活动内容,让学生借此机会全面了解航天相关知识,新东方各地分校还与当地图书馆、科技馆合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延展活动:如开展航空航天、物理科普知识公开课、线上讲座、展览等,新东方老师也会亲身示范,教学生如何结合学科知识向太空介绍地球。
新学期开启新成长 以“表达”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
新东方一直以来将“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作为核心教育理念,在致力于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次开学季“升空计划”,与传统以“听”为主的“开学第一课”不同,创造性地以“说”为切入点,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清晰、有力地“表达”,促进其成绩之外的综合能力提升。
用2分钟讲明白一个学科知识,或讲好一个故事,看似简单,实则是对学生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与全面检验。新东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知识不止局限在课本上,学习也不只停留在教室里,在快速变革的时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经由自己的理解、思考、加工后,向外界精确、有效地传达,是复习巩固的最佳方式,也是获得赢得未来的竞争力的必备技能。
疫情背景下,新东方推出此次“升空计划”,也有着另一层深远的意义:希望以一种富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引发学生以及大众对人类与地球、宇宙关系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唤起人们对地球这一共同家园的热爱和珍惜,让人们不再局限于“小我”,而以地球主人的责任感,关注环境保护等全球议题,真正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
基于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关注和理解,以及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近年来,新东方通过跨界等方式,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意活动赋予学习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为学生搭建全面成长的舞台。如2018、2019年连续两年推出“百日音乐行动派”,以听、唱英文歌曲为切入点,打造轻松、快乐英语学习体验,并通过打卡规则激励学生参与。今年,新东方还联合A站举办二次元“黑话”翻译大赛,在二次元圈层引发强烈反响。在这次闯入航天圈之后,未来新东方还将开创怎样的跨界新玩法,值得期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