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梧谈养老保险改革:无论是现收现付制还是预筹积累制都不现实


来源:《财经》新媒体   时间:2020-09-06 18:38:3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谈养老保险改革:无论是现收现付制还是预筹积累制都不现实

财经网讯“全球各国养老金正在不同程度地从现收现付制的福利基准转型向预筹积累制基准。回想中国的发展过程,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破平均主义对经济社会的桎梏,又面对老龄化的压力,且对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任何经验。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9月6日在《财经》、《财经智库》和北京资产管理协会主办的“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如此表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 宋晓梧

宋晓梧表示,中国当前并不存在提高个人帐户占比理由。我们一次分配差距这么大,二次分配里面不应该再扩大,尤其是国家法定的基本养老金。

他指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提高个人帐户就是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我认为有一定的误区。劳动力市场作为一次分配,养老金不是市场一次分配问题,他是为退出劳动力市场职工发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原则和一次分配的原则是不一样的,要注重供给性,要注重公平性。

所以,无论是扩大个人帐户还是搞预筹积累制我个人都反对。

于此同时,他认为,养老财富是构筑我们养老保险的一个核心的问题。中国选择三支柱养老层次,基本保险是法定实施,企业年金是部分强制,个人帐户、市场运营是积累制,个人储蓄完全是金融运作了。中央近些年对于企业年金发了很多文件给予了很多鼓励措施,实际上和第一支柱比较差的很远。

以下为发言实录:

宋晓梧:非常容幸应邀参加财富论坛,我想由于时间原因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直接进入主题。

养老财富是构筑我们养老保险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养老保险无非就是钱从哪里来?是政府交钱?是企业交钱?是社会交钱?还是社会慈善机构捐助。那么钱如何发放呢?是发放的时候考虑到要代际互相的帮助有社会共济,还是只考虑多交多得加大积极因素。基金如何管理呢?是现收现付制还是预筹积累制,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回答,这三个不同层次不同的回答,可以做不同的组合,导致在养老保险方面可以有多个层次或者多个支柱。各个国家对这几个问题有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不一样,所以也有不同的特点,大的我们可以分成几类。

中国是什么情况,中国选择三支柱养老层次,我们看看基本保险是法定实施,企业年金是部分强制,个人帐户、市场运营是积累制,个人储蓄完全是金融运作了。旁边图(见PPT)大家可以看到三个钱币是财富,我们希望将来可以像这样,三个财富很充足,但是现在情况没有这么的乐观。

中央近些年对于企业年金发了很多文件给予了很多鼓励措施,实际上和第一支柱比较差的很远,数字由于时间原因不多一一展开,只给大家一个印象。拿一个人数来说,企业年金才2500多万人,基本养老是4亿多。

OECD国家的数据稍微老一点,讲的养老资金比重占的非常高,美国变成社会资本主义了比重非常高,时间原因不展开了。按照多支柱养老保险的设计,研究增加养老财富重点应该是研究企业年金发展方面,但是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如果不给企业年金留下一定的空间,那么企业年金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成为研究中国养老储蓄财富重大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这些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近有两次比较大的争论,一个是“十三五”前财政部领导学者提出在一支柱里面做大个人帐户甚至是保全帐户,这个意见争论的比较激烈没有全部采纳,这个帐户是名义帐户,资金性质是现收现付制。“十四五”金融部门的老领导和一些学者提出“个人帐户占比肯定要提高”,不同的是这次提出的大帐户是预筹积累制,这在金融研究第一期发表文章,后来《财经》杂志还有一些重要的媒体也转载了。那么主张未来肯定需要提高个人占比的同志,依据的我看是多年前的数据。

全球各国养老金正在不同程度从现收现付福利基准型,逐渐专项预筹积累制的供款基准型,他是以这个为前提,其中中国要符合世界潮流。我认为它无视了中国一次分配差距过大的社会经济现状,忽略了基本职工养老的社会公济性,强调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和一次分配的激励性,考虑再三难以苟同。

现在看看是不是全球这样一个养老金模式在转向预筹积累,实际上OECD国家绝大多数采用是DB模式,不展开说了。

重点想说一说发展中国家多数曾经采取预筹积累现在又撤回了,在2000年前后的大约10年里,有36个发展中国家学习智利模式,其中有22恩个国家已经返回并撤回,OECD国家学习瑞典模式也不是预筹积累,而是现收现付模式。

实施智利模式改革国家及改革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这里不展开了。

智利本国养老金对我们曾经津津乐道,在我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也是下了很大力气去学习治理模式,也到智利去访问。搞了30年,智利模式基本上是失败的,刚才提到了这种情况,2018年国际劳工组织出版了《撤回养老金的私有化:重建东欧与拉美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全面总结智利模式的兴衰,称之为养老金改革失败的30年。他们总结各国改革的经历,提出了怎么样能够撤回来,还总结了11个步骤,如何从预筹积累制撤回来总结了11个步骤。

回想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破平均主义对经济社会的桎梏,又面对老龄化的压力,且对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任何经验。

断言,全球各国养老金正在不同程度地从现收现付制的福利基准转型向预筹积累制基准,不符合现实情况。

第一支柱里面扩大个人帐户,必然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中国当前并不存在提高个人帐户占比理由。我们一次分配差距这么大,二次分配里面不应该再扩大,尤其是国家法定的基本养老金。在我们中央报告里面讲共富共享,讲基本保障均等化等方面精神是很明确的,这个精神不符合共富共享这样的精神。我们搞个人帐户跟瑞典比,这两个图可以看跟瑞典情况差得很远,时间关系不展开,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文章。

扩大个人帐户还有一个理由,可以提供职工参保积极性,这一条首先被国外经验否定,就是智利模式,智利模式全都是个人帐户模式,我存钱越多得到的越多,不是这样的情况,具体不展开,大家关心这个情况知道,智利近几年百万人游行好几次,反对他们过去改革,迫使智利政府不得不改一个养老金第一支柱。8%个人帐户和12%个人帐户到底哪个透明度高没有太大关系。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提高个人帐户就是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我认为有一定的误区。劳动力市场作为一次分配,养老金不是市场一次分配问题,他是为退出劳动力市场职工发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原则和一次分配的原则是不一样的,要注重供给性,要注重公平性。

再有,认为中国老龄化很严重,所以在基本养老保险里要搞预筹积累,这个也站不住脚,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比较。这篇文章提出,(PPT)中国与世界部分老龄化国家的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其他国家,那些老龄化人口严重的国家没有在基本保障中保多少,预筹积累制并没有。

我们可以看到,在多个老龄化比较国家里面,大概就是新加坡搞了预筹积累制,但是新加坡是一个小国一个城市国家没有哪个大国能学得了它的经验,而且它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它是一张白纸上建立的,我们是在计划经济下低工资高福利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建立的,两个不可同日而语。

不同意这个不同意那个,你什么观点?我想说说自己的观点,我主张是一贯的,30多年没有变过。搞社会保障方面的同志可能看过这本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出版社1996年出版),我提出要适时降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占比,适量转化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至今仍不赞成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帐户占比。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背景下,更没有理由扩大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帐户,无论是搞名义帐户,还是搞“预筹积累”帐户。

这个时候和那时候不同了,现在我们整个社会分化差距在世界上是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还要在第二次分配中尤其是国家强制的二次分配的资本保障中扩大一次分配呢?我觉得更没有理由了。

无论是扩大个人帐户还是搞预筹积累制我个人都反对,时间到,谢谢各位!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