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批个贷不良资产包最高5折成交 各类AMC进场角逐竞争激烈
华夏时报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第一单落地。
3月1日上午10点开始,多家AMC在银登中心竞标我国首批个贷不良资产包。其中,安徽国厚资产率先拿下工行个人消费信用贷款资产包。未偿本金1489万元的资产包成交价为360万,相当于2.4折。这是此次转让资产包中规模最大的一单。
而竞争最激烈的要属平安银行个人经营类信用不良贷款资产包。经过44轮竞价,最终中国东方成功中标,本金618.66万元的资产包成交价289万成交,相当于4.7折。
个贷不良资产包竞争激烈
这批个贷不良资产包涉及两家银行,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作为首家在银登中心开立业务账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布3期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其中未偿本金合计约2422.31万元,未偿本息总额合计约3721.47万元,涉及户数共139户。
从贷款性质来看,1期为个人消费信用贷款,2期为信用卡透支类个人不良贷款。根据转让公告,这3期个贷不良包均0元起拍,加价幅度为10万元。
平安银行拟100万起拍价转让1单个人经营类信用不良贷款资产包,每轮加价幅度为3万元。其中共计20笔债权,债权金额1773.45万元,本金618.66万元。
此次参与竞价的机构中,除了5大全国性AMC外,还有多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为安徽国厚资产、广西广投资产、北京资产、海南新创建资产等。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从银行批量转出的个贷不良已然是“硬骨头”,且没有抵押物做抵押,这会压低个贷不良资产包的价格。还有业内人士分析,平安银行本金618.66万元的资产包,100万的起拍价,相当于1.6折,价格偏高。甚至有外界担心平安银行资产包会流拍。
而当天竞标的激烈程度却出乎意料。经过多轮竞标,安徽国厚资产率先拿下工行个人消费信用贷款资产包。未偿本金1489.4的资产包成交价为360万,相当于2.4折。
国厚资产在2021年1月21日获批参与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系第一家拿到个贷批文和开户的地方AMC,同时也成为首家竞拍成功的地方AMC。
随后,有消息称经过44轮竞价,中国东方成功中标平安银行资产包,成交价289万成交,相当于4.7折。此外,工行2期信用卡透支资产包有5家AMC参与,最终210万成交,相当于3.2折。而工行三期资产包本金只有280万,最终成交价却达到了140万,相当于5折。
这样的价格超出了业内人的预期,多家地方AMC表示:太疯狂了。浙江省投融资协会个贷不良处置专委会秘书长甘小虎对媒体表示,信贷不良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坏账,信用卡不良回收一般只有1—3折,但这次打包报价是否估值过高,尚不能下定论。
中国东方方面表示,此次成功中标平安银行个人经营信用贷不良资产包,开启了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个贷不良领域践行主责主业、化解金融风险的新篇章。在竞得资产包后,中国东方将就后续资产处置清收、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与资产转让方进行深入沟通探讨,实现个贷不良资产从转让到处置全流程的平稳运营。
个贷不良资产市场被激活
去年国内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冲击,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个贷不良率出现抬头,其中又以信用卡类贷款不良率攀升最为显著。尽管在第三季度,信用卡不良率已经开始出现拐点,但银行对个人信贷类不良资产的处置需求仍大大增加。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为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缓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压力,今年1月7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批准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进一步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和处置方式。
《通知》显示,首批参与试点的银行包括6大行和12家股份行,参与不良资产收购的试点机构包括5大AMC、符合条件的地方AMC和5家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目前,有多家地方AMC获批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
银登中心官网显示,截至2月28日,作为不良贷款受让方,除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信达资产、银河资产五大AMC外,另有安徽国厚资产、广西广投资产、北京资产、海南新创建资产、宁波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新疆金投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8家地方AMC,完成开户。与此同时,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以及中19家股份行已开户。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个贷不良转让试点为银行提供更丰富、更灵活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从现阶段看,探索除清收之外的不良处置方式,有利于银行体系风险的加速出清。
另有分析人士提出,此次是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政策后落地的首批业务,意味着银行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承接人如何处置催收还需要探索。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