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黄玲:建设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队伍
来源: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绵钦) 新冠疫情期间,家庭医生在健康防疫、心理疏导方面同样也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推进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留学人员联谊会·广东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黄玲,拟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提案。
黄玲表示,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推进中,仍未能完全达到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落实居民个体健康管理,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的初衷。有些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是预防疾病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应对社会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家庭医生服务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还未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家庭医生服务缺乏吸引力。同时,医疗卫生资源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
黄玲建议,各级政府要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来抓。要加快建设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队伍。当务之急是统筹调动资源,充实提升医疗队伍。一是立足现有资源,强化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评奖推优等方面向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倾斜。二是建立“互联网+家庭医生”的模式,建立全国性(或以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智慧互联网医院,实现医生资源线上再分配。三是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家庭医生服务项目,可借鉴香港经验,通过购买服务,引进有资质的医疗团队或社会医疗机构填补家庭医生力量的不足。
在畅顺的家庭医生服务运作机制方面,黄玲建议,从便民的角度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并通过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提高二级、三级医院为家庭医生预留号源的比例,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患者在转诊三甲医院后享受优先就诊、检查、住院等服务。要建立签约服务预付费机制,将基本医保基金、公卫服务费、签约居民自付费和财政补贴等打包预付,实行节余奖励,提高医疗机构和签约医生的积极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