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李源)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会,会上推出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包括山西云州黄花产业、辽宁十家子村电商产业、浙江安吉乡村旅游产业、河南漯河食品产业等10个省份的乡村产业案例入选。
这“十大典型”案例如下:
【一】北京德青源:企农资产联合 实现土鸡变“金鸡”
近年来,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蛋鸡产业为抓手,依托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通过县域试点等方法,探索形成一套“三权分置”(项目资产所有权归地方政府,经营权归德青源集团,收益权归农民)、合作共赢的德青源金鸡产业联农带农新模式,以点带面,形成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
一、整合财政资金,农民获收益股权。整合县涉农财政专项资金,依据金鸡项目周边重点村、农民数量,将财政资金分配到乡镇主导管理的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户数量折股量化,农民获得收益股权。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股金作为合作社的资本金投入金鸡项目。
二、设立平台公司,统一项目建设。县政府设立农业资产公司,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和前期建设。用各合作社入股的资本金,按照1:1的杠杆率向银行贷款,以政府购买服务搭建信用结构,银行按照基准利率给予项目15年长期贷款。资金全部到位后,平台公司按照德青源标准建设“六厂(场)一区”(青年鸡场、产蛋鸡场、饲料厂、屠宰场、沼气厂、食品厂、生活服务区),打造金鸡产业园,享有固定资产所有权。
三、开展租赁经营,租金收益惠农。项目建成后,德青源公司将固定资产租赁下来,每年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分季度缴纳租金。租金收入偿还金融机构本息后,剩余部分按股分配给各合作社,确保农户获得稳定股权收益。
四、创造就业岗位,带动脱贫增收。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德青源公司贯彻建档立卡脱贫群众优先原则,设置爱心岗位专门招收建档立卡脱贫群众,鼓励通过技术培训的致富带头人在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岗位,通过智慧和劳动获取市场化的薪资。目前,德青源公司在全国14个省地共投产20多个金鸡项目,雇佣农村劳动力16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比例达50%以上。
五、发展关联产业,订单带动致富。金鸡产业园通过玉米订单种植、物流运输、包装材料、临时劳务等上下游产业,提供稳定的采购订单,带动农民围绕产业链充分创业就业。一是物流订单。金鸡产业园每年物流运力达到30万吨(约1500万元采购订单),涉及大宗原料、小原辅料、蛋肉产品等类别,县政府通过物流合作社与德青源签订服务合同,以市场化价格承接物流订单。二是包装订单。金鸡产业园每年需求包材3000万套(约2000万元采购订单),涉及纸箱、纸盒、蛋托、砧板等类别,县政府通过包装合作社与德青源签订采购合同,以市场化价格承接包装订单。三是玉米订单。县政府通过种植合作社与德青源签订采购合同,带动当地的绿色玉米种植。
【二】山西云州:补齐产业短板 打造“小黄花大产业”
黄花又名萱草、忘忧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脑安神、降脂养血、清热解毒、通气催乳等功能。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历史,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的美誉,当地黄花角长肉厚,先后12次荣获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目前黄花种植面积已达到26万亩,年产值达9亿元,是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过去当地人并不想种黄花,主要原因是黄花产业存在“六怕”,即怕旱、怕虫、怕前三年没收成、怕雨涝晒不干、怕缺少劳力采摘难、怕市场波动大等难题。近年来,云州区委、区政府把“一区一业一品牌”作为全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集中力量解决一村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加工销售难题,为黄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了黄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设立种植补贴,提高组织化程度。为解决农民种黄花前三年没收成难题,当地成立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农户”的形式,集中当地土地资源,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云州区制定政策,种植黄花可享受每亩每年500元的补贴,同时当地农民可到合作社参加黄花田间管理打工挣钱,这项政策解决了种黄花前三年没收入的担忧。
二、改善水利设施,提高黄花产量。黄花种植区积极争取水利设施项目,累计投资2.6亿元,新增和恢复水浇地面积22.68万亩,铺设地下管道、修复配套机井、实施节水喷灌,解决旱天没有淋头雨,黄花减产等问题。
三、统一种植保险,降低种植风险。统一以合作社名义参加自然灾害险和目标价格险,种植户每亩出50元或200元(财政分别补贴250元和200元),最高可获得5000元、7000元的风险赔付,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四、及时组织收储,提升产品效益。每到采摘季节(6月下旬起的40多天),合作社每天都会联系本地加工企业,深入地头,现摘现称现结算。村民采摘下的鲜黄花,及时进入地头冷藏库。鲜黄花集中出售解决了过去采摘怕高温,蒸后怕遇雨,晾晒怕阴天的难题,提升了产品品质和收益。
五、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云州区依托黄花产业、40天花期、近郊区位、乡土文化等资源,推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建成了火山天路、忘忧大道、忘忧农场等一批黄花采摘观光、健康养生等景点,与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西坪国家沙漠公园、峰峪国家湿地公园连成一线,形成山水田林湖的美丽景观,已经形成以黄花为媒的乡村旅游点23个,拓宽了产品类别和市场空间,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这些年,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黄花越种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好。在大同,黄花干、黄花酱、黄花饼、黄花制作的化妆品等相关系列产品琳琅满目。通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幸福路。
【三】辽宁十家子村:吸引返乡创业 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
辽宁省朝阳市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利用亲情、乡情,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创办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通过“互联网 种植基地 深加工基地 合作社 实体店”的模式,推动当地小米、小麦、葵花、葡萄、苹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十家子村党支部积极号召、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2015年本村大学生王颖响应号召,返乡创立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注册“村姑进城”品牌,发展葡萄、小米等种植加工,推动当地特色水果和杂粮产业发展。在王颖的影响和村党支部支持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大学生积极返乡,领办合作社,创办经济实体,积极投身创业富民大潮,成为农村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二、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十家子村搭上互联网快车,探索“线上开网店 线下实体店”的创新模式。先后在辽宁朝阳、上海等地开设线下实体体验店,与淘宝等大型平台企业对接,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形成了“线下体验、网上下单、云仓发货”的电商平台运营机制,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入市的销售渠道,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三、打造乡土特色金招牌。十家子村以“土地流转 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近万亩。以农民合作社为核心,通过种苗供给、田间管理和成熟采收一体化跟踪服务,打造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产品源头的健康。同时,建立清洗、包装、分等分级标准,规范农产品初加工,与沈阳农大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母婴食品等,拓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创立了“村姑进城”“蛮妞”“晶脂”等知名品牌。
四、助力脱贫攻坚奔小康。十家子村探索“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电商 贫困户”的“5 ”模式,带动27户贫困户脱贫,500余户农民致富。村党支部将集体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帮助农户脱贫发展致富产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让农户享受股份制比例分红。纳入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范围的农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再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体验店统一销售。同时,农户还可进入公司就业,让农民真正成为卖农金、收租金、挣薪金、分红金、得财金的“五金”农民。
【四】福建晋江:招才引智 推动农村创业创新集群发展
近年来,晋江市持续加强“三农”工作,深化“三农”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等高端人才参与农村创业创新,综合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晋江市设立1000万元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高素质农业农村“双创”团队38个、大学生经营规模农场50家,实现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万元,同比增长9.2%。
一、搭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打造资源聚集高地
一方面,搭建孵化共享平台。建设创意创业创新园、国际工业设计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福大晋江科教园等科技创新载体,为农业农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提供空间。全市拥有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场地面积超1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创业项目200个以上。2018年,农业星创天地正式挂牌运营以来,吸引了20家农业企业、15支院校团队入驻。
另一方面,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与省内外11所高校签订农村双创合作协议,成立“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晋江创业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晋江工作站”“福建农林大学晋江研究院”,重点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层次、高规格的战略合作。与福建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创业创新平台,成立“福建省农科院专家(晋江)工作站”。
二、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一方面,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政策。以优越的政策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出台《晋江市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配套出台优秀人才认定标准、加快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项目若干意见等优惠政策,实施青年人才“生根计划”,建设人才公寓,落实优秀人才10项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反哺农村”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百生百村”乡村志愿服务等活动,从2018年-2020年,每年选派百名大学生服务农村建设,逐步引导“双创”人才向农村集聚。实施青年设计师驻村计划,聘请10名设计师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开展陪伴式服务。
三、开展农村创业创新活动,营造激情创业氛围
一方面,开展农村创业创新竞赛。2017年以来,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海峡杯”现代农业创意创新大赛,征集海峡两岸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意创新作品179件,12家风投公司参与对接,取得明显效果。
另一方面,开展“五微五营双创”活动。通过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大学生夏令营、国庆建造营、校园双微创意营、大树微景观工作营、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营”“大学生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等活动,进一步吸引大学生等人员到农村践行创意灵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近年来,共吸引300多支大学生团队、1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创作了1406个原生态、乡土味的乡村微景观。
【五】浙江安吉:做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浙江省安吉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依托,探索三产联动、城乡融合、农民富裕、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安吉。202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产值达46.6亿元,游客接待人次1056万、营收21.48亿元。
一、科学规划,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安吉模式。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运营”。一是在精准规划上发力。编制了《安吉县休闲旅游业规划(2011-2020年)》《安吉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初步形成3大中心、10个聚集地的乡村休闲旅游格局。涌现出鲁家村“家庭农场 村 企业”、目莲坞“农户 村 企业”、刘家塘村“慢生活体验区”等创新模式。二是在精准管理上用力。率先出台《乡村民宿行业的服务质量通用要求》《安吉县农家乐服务质量通用要求》等地方标准,规范服务。因地制宜制定了《地方消防治安管理办法》,对于农家乐(民宿)行业的消防治安规定作出制度性的突破。三是在精准扶持上聚力。每年投入超3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民宿)提升、乡村人才引进等,其中对民宿村落项目按当年开业运营数给予所在乡镇(街道)50万元/个的奖励。
二、多业融合,夯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因地制宜赋能“休闲农业 ”,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一是打造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大力推进“三大革命”,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造县域大景区。二是厚植文化底蕴。注重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村生活等乡土元素保护,强化经营乡愁、经营文化理念,建立了26个村落文化博物馆,丰富乡村休闲旅游的内涵和人文体验。三是强化产业融合。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涵盖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唱响“春赏花、夏嬉鱼、秋品果、冬食笋”的休闲农业四季歌。
三、创新突破,充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要素供给。加强政策引导,激发产业发展的内动力。一是创新要素供给。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流转、农业标准地等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标准地”以及农业标准地抵押贷款等等举措,县内农业“标准地”实施主体整体授信额度达5亿元,有效解决产业发展 “用地难、贷款难”问题。二是加强人才保障。坚持实施人才储备培养计划,融合部门优势,加强校地合作,联合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组织大咖公开课,鼓励参加行业技能比赛,提升从业者归属感和荣誉感。广招贤才,在各类公开招考中,设立旅游专业人才岗位;在休闲经济奖励政策中开辟专项条款用以奖补旅游人才。三是丰富载体建设。每年举办“过个安吉年”“畲村三月三”等系列特色乡村节庆活动,以“一乡一节”推动本地特色文化活动进入旅游市场。在原生态特色基础上,立足村情,推出乡村品质游内容。如报福镇以“福”文化为主题,在全镇各村打造“休闲报福”“山水统里”“民俗中张”等十大不同景致。
【六】河南漯河:“三链同构”实现食品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出三链同构、集群协同的农食融合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营业收入2000亿元,带动农户25万,户均增收3000多元。
一、培育产业群体,促进全产业链延伸
(一)扶持五级订单生产,夯实产业链基础。按照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种优收、优加优销要求,组织食品加工企业、面粉生产企业、种子企业、收储企业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签订“五级订单”。对优质专用、订单品种所需良种给予每亩20元补贴,组织相关金融机构洽谈合作,开发“专项贷”“订单贷”“种子贷”等金融产品。目前,全市发展优质小麦种植115万亩,优质小辣椒常年保持在40万亩以上。
(二)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延伸。制定土地、资金、人才扶持政策,支持组建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广泛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联合体吸收龙头企业100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0家,年产值突破900亿元。
(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拓展。实施“十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形成了双汇肉制品、中粮面业面制品、喜盈盈烘焙膨化食品、卫龙休闲食品、中大恒源健康食品、三剑客乳制饮品等6大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的品牌典型。
二、打造平台载体,促进全价值链提升
(一)打造食品研发平台,提升科技价值。搭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84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企业自主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2个。
(二)打造质量标准平台,提升品牌价值。设立市长标准奖,对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和组织奖补。以标准引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54个、绿色食品品牌35个、有机农产品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名牌产品4个。
(三)打造食品云平台,提升渠道价值。创新“互联网 ”电商营销模式,成立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创新中心、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漯河分中心,形成大宗粮食电商服务平台,联结各类批发市场50多个,农村连锁超市1400多家,中介组织1500多家。
三、打通产业间联结点,促进全供应链贯通
(一)打通食品和装备制造业联系点,发展食品机械产业。成功发行3亿元检验检测专业园区建设专项债券,规划建成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吸引广东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二)打通食品和造纸产业联系点,发展食品包装产业。着眼食品包装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建设临颍食品饮料包装专业园区,年产各类饮料包装45亿只、占全国市场的1/10,园区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
(三)打通食品与宠物饲料行业联系点,发展宠物食品。投资10亿元建成宠物食品科技产业园,引进美国嘉吉20万吨预混料项目,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果糖后的副产品加工宠物饲料母料。
(四)打通食品与物流产业联系点,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发挥漯河四方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全市国家A级物流企业24家,冷藏车拥有量占河南省1/4,9家企业上榜全国冷链物流百强,占河南省的2/3。
【七】四川明月村:文创赋能休闲农业 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明月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陶艺文化底蕴深厚,唐宋以来就是民用陶瓷(邛窑)的重要生产区。近年来,该村以竹海茶山明月窑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旅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的发展之路。2020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达到3300万元,带动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
一是坚持创新机制,推进要素集聚。探索“政府搭台、文创撬动、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争取187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为明月村“引凤入巢”提供“启动器”。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采用招才引智政策,吸引100余位知名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入驻,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为明月村发展提供“孵化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 “助推器”。
二是坚持农旅融合,推进产业发展。坚定“竹海茶山明月窑”发展思路。依托3000余亩有机茶叶基地、8000余亩雷竹园区和300多年的明月窑,成立了明月村乡村休闲旅游合作社,推出农事体验、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等项目,打造了蜀山窑、呆住堂艺术酒店等文创项目50余个,开发明月笋、明月染、明月陶等系列文创产品10余种,吸引150余名村民返乡创业就业,2020年合作社实现盈收130万元。同时,邀请全国各地新村民入驻,实现了浪漫田园和文艺村落融合发展,新村民与原住民互助共享。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新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茶山、竹海、松林等生态本底的保护与发展,统筹推进“七改七化”(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改线、改习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保洁员专职化),开展绿道建设、风貌整治、院落美化和川西林盘修复,不断改善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发展环境。已建成文化广场2300余平方米、旅游环线8.8公里、绿道7.7公里。明月村已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幸福美丽新乡村。
四是坚持文化传承,擦亮产业品牌。坚持特色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明月村”特色文化品牌,连续举办春笋艺术节、中秋诗歌音乐会等特色文化活动,创设“明月书馆”“陶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孵化“音乐种子计划”“明月文舍”等文化创意项目,培育明月之花歌舞队、明月古琴社、明月诗社、守望者乐队等特色文艺队伍6支200余人,创作《明月甘溪》《明月集》等原创歌曲和原创诗集,开展产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每年达1.5万人次。
【八】贵州凯里:传统文化嫁接现代要素 苗绣产业焕发新活力
苗绣是苗族民间刺绣技艺,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贵州凯里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以脱贫为核心,以培训为抓手,以市场为目标,以合作社为落脚点,做大苗绣传统产业,在指尖上绣出一条发展产业致富的新路。截至2019年底,凯里市相继投入400余万元,帮助17个村寨数千名绣娘对接时尚、对接电商,绣娘每年增收数千元。苗绣走出大山,站到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沿,成为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美丽产业。
一、整合资源,带动抱团发展
2015年,凯里制定苗绣扶贫计划,培育发展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一带一,一带多”抱团式发展,辐射带动了更多村寨妇女参与发展刺绣产业。梅香村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刺绣合作社,经过三年发展,累计接到企业订单一百余万元,苗绣作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绣娘收入达到三千元,有的近万元。随着订单量不断增加,梅香村合作社“一带多”,将多余订单分发给周边的凯棠、凯哨、养小等苗寨,带动了周围村寨妇女共同增收致富。
二、强化培训,提升自身水平
为解决刺绣因村而异,因家庭而异,因人而异,与市场接轨不畅的问题,凯里以刺绣合作社为基础,组织开展村寨培训、集中培训,提升刺绣产品标准化水平,更新绣娘发展理念。创新培训形式。针对苗族村寨的少数民族妇女文化程度较低、识字率低问题,制作凯里方言和苗语双版本苗绣视频教材;开展作品晒、比、评,调动绣娘培训积极性。丰富培训内容。邀请省级大师传授苗绣技艺,邀请企业负责人讲解市场需求,走进企业实地学习文化创意、电商经营、市场理念,不断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截至目前,凯里市已培训各村寨绣娘3500余人次,有效解决苗绣标准化难和绣娘市场观念缺乏的问题,推动苗绣作品变产品,转化为商品。
三、交流合作,对接外部资源
从2015年开始,凯里市先后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达成合作实施“嘉人女性幸福基金”苗绣村寨扶持项目、“指尖上的幸福”经济赋权项目等协议,推动凯里及周边地区苗绣发展。在项目带动下,大山深处的绣娘走出凯里,到贵阳、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参观学习、开拓眼界。通过与外地企业和厂商的接触交流,不仅提升了绣娘的刺绣技艺,还让她们学会造血,自己找订单、签订单、做订单,逐步拓展市场。
四、加大宣传,打造苗绣品牌
为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苗绣市场影响力,凯里市积极与多方合作,打造苗绣品牌形象。与深圳艺立方公司合作,打造“凯里试点”,建设“走出去”合作平台。邀请许晴、赵薇等为苗绣代言,提升知名度。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牵线,与知名化妆品牌签订苗绣大单。在巴黎组织中国苗绣公益展,在上海举办中国苗绣展等。苗绣进一步与现代都市接触、结缘,走向时尚和国际舞台。
时光流转,当传统与时尚碰撞,当苗绣与产业融合,苗绣已不仅仅是苗族人世代延续的传统手工,更是带动苗乡增收致富的时尚产业。
【九】甘肃定西:打造全产业链 实现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发挥地域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构建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2020年,全区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90万吨,总产值达到40亿元,马铃薯产业收入占到了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薯”。
一、构建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一是推良种。实施种薯产业升级工程,培育壮大种薯企业17家,形成5.5亿粒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占全国的29%。每年建设原种基地3万亩以上、一级种基地30万亩以上,实现种植环节脱毒种薯全覆盖。
二是建基地。推广“脱毒良种 黑膜覆盖 配方施肥 机械耕作 病虫防控”的“五统一”标准化技术,打破乡镇、村社界限,建立集中连片的种薯、鲜薯、加工薯标准化种植基地60万亩以上。
三是育主体。扶持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416个,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20个,形成“分工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马铃薯产业联合体。
四是强加工。以主食化、精深化为方向,培育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11家。2020年,加工鲜薯80万吨、生产马铃薯制品14万吨。
五是抓流通。支持企业配建标准化恒温储藏库,扶持专业合作社建设贮藏窖,实现分级贮藏,马铃薯贮藏能力达到88万吨。依托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和经销协会,建立线上线下相配合的多元销售渠道。2020年,共外销鲜薯70万吨,马铃薯制品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
二、强化马铃薯产业全过程品牌标准体系
一是加强品质管控。认证马铃薯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17个,“三品一标”面积105万亩;将146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做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
二是健全标准体系。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离地苗床繁育技术规程》和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85项;建成中国(定西)马铃薯大数据中心,提供产品包装、分拣、集散、检测于一体的标准化配套服务,创建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
三是强化品牌培育。制定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定西马铃薯”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新大坪”“福景堂”“爱兰”等10多个知名商标。
三、健全马铃薯产业全方位保障体系
一是政府引导。出台《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马铃薯产业开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二是项目扶持。每年筹资3000万元,对农户进行“全覆盖”调种扶持。整合资金9138万元,折股量化到9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争取1亿元中央奖补资金支持定西马铃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三是金融助力。筹措担保资金2500万元,发放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5.8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惠企贷”“惠农贷”“兴陇贷”等产品,累计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落实贷款5.2亿元。
四是绩效激励。将马铃薯产业发展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和区直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包乡镇、包主体、包基地、包农户的农技人员职称聘评、工资绩效挂钩。
【十】宁夏昊王:构建产业化联合体 促进抱团发展
昊王优质大米产业化联合体成立于2018年,由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各产业相关公司、合作社、联合会、家庭农场、优质水稻种植大户及相关服务机构等32家成员单位共同发起组建成立,围绕优质粮食种植、加工、销售,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撑,建立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涵盖良种繁育、金融保险、文化传媒、生态餐饮、园艺果蔬、畜牧养殖等多功能业务,实现“1 1 1gt;3”的聚变效应。截至2020年底,联合体实现总产值10亿元,带动农户9500户,户均增收8200元。
一、搭建服务平台,夯实发展基础。联合体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大米产业发展和年度生产计划,提出水稻种植品种、收购质量标准和生产种植要求。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为各成员单位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植保作业、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培训、信息化管理等服务,推行种植环节“品种、培训、耕种、施肥、植保、管理、收获”七统一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建设五优(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水稻种植基地,集约土地资源,进行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二、打造科技平台,实现产品增值。联合体不断加强产学研联合,以科技研发为载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产品价值。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专家、村队土专家等共同组建校企社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浙江大学、宁夏大学建立东西部科技研发战略合作关系,承担项目研发,优先应用科技成果,推动产业发展。二是强化现代化装备应用。联合体广泛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品管、交易、品牌、烘干、仓储、加工、销售、配送”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方式,开展稻米精细化生产,确保获得稳定增值收益供联合体全体成员共享。三是创新加工工艺。联合体创新大米5D加工工艺,开发“冷鲜香”系列产品、昊王“红宝米”等高端大米,创新产品类型,注册“昊王”商标,利用市场资源提升品牌效益。
三、构建金融平台,解决融资难题。联合体借助核心龙头企业的主导效应,提供多元化金融保障,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一是设立联合发展基金。联合体内成员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发展基金,由金融机构按照1:10比例放大贷款,帮助联合体成员单位及小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为生产、种植、农资等提供资金便利服务。二是搭建“粮食银行”服务平台。探索开发了粮食银行“存转销、兑换、续存、转存、担保、贷粮、代存”七大功能,为联合体成员单位提供粮食储存服务,农民在通过契约方式保障粮食所有权的同时,将粮食经营权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过渡给企业,获得每年6%的分红,并按约定进行粮食提取或兑换。三是建立农业保险保障机制。联合体以金融保险机构为支撑,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及小农户提供农业保险等服务,实施开展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提高成员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稻米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