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丁世忠的两会建议:聚焦世界级企业打造、冰雪产业发展以及乡村体育教育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今年准备提交多份建议,具体包括《关于制定国家级产业战略 打造世界级企业总部基地的建议》、《关于制定促进冰雪运动装备和冰雪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的建议》、《关于加强乡村青少年体育教育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以及《关于支持泉州市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建议》等。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
丁世忠认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外部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将长期面临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国内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比如疫情对市场冲击严重、服务和消费对经济总量贡献率下滑、高技能人才占比较低、品牌发展落后于企业规模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等。
虽然面临日趋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格局,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世界第一。
丁世忠认为,应该从战略高度研究完善更加系统化的产业规划,结构性优化产业布局,并引导和支持不同性质的企业实体做强,帮助企业从公司治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中国产业水平的全球性企业。
丁世忠称,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企业以全球格局高质量发展的必走之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因此,其建议:
一、制定更加清晰的国家级的产业战略,从中央政府层面确立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愿景及路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区域结构布局,打造未来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并与中国现有企业一道共同制定参与国际竞争并保持优势地位的竞争策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丁世忠表示,要以未来视角审视当下战略优先级,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提前规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久久为功,不能急于求成,要以长期主义和未来思维,来研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这将是我国培育经济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我国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全球产业链地位的重点产业板块。
二、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中国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议研究企业为提升全球竞争力而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优化等创新项目,按实际投入一定比例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丁世忠认为,一方面,借助疫情要重新审视评估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核心竞争能力,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促进供应链转型升级,努力提升价值链位置,确保供应链安全;
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要利用全球资源培育全球采购能力,构筑互利共赢的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对于部分重点市场,可考虑建立专属区域性供应链布局。
三、立足区域差异化基础和竞争优势,规划创建不同类型的世界级创新中心,以创新中心为依托,在十四五期间,吸引更多国际品牌来中国发展。
具体建议包括:高标准建设相关产业实验室和创新研究院;立足各区域差异化的基础优势和禀赋条件,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创新高地;继续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支持头部企业和战略性高潜力发展企业做优做强;鼓励企业发挥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突破。
四、积累和打造品牌资产,加强中国品牌培育发展和全球影响力,吸引更多全球品牌总部落户中国。
丁世忠表示,国家进步和产业升级,不仅要“产品走出去”,更要“品牌走出去”“文化走出去”,微观层面企业则要思考并挖掘具有中国特色、全球认同的独特文化价值沉淀为品牌资产,注重在全球化过程中的长期积累,致力打造能代表新国货品质和精神的品牌。
首先,要以消费品工业提升带动国内品牌消费和品质消费,同时,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实施品牌全球化战略。其次,要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吸引全球化品牌在中国建立全球品牌总部。此外,还要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五、以开放格局吸引全球人才,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
丁世忠表示,首先做好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同研发、核心零部件设计生产相关的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也包含与品牌培育、专业服务相关的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
其次是以开放格局全方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以及建设高质量的终身学习和教育体系。然后是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言冰雪装备发展和冰雪产业立法
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及冰雪产业方兴未艾,在北京2022冬奥会筹备与体育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冰雪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针对冰雪运动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为“2025年冰雪产业的总体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的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冰雪产业发展进入非常关键的战略机遇期。
作为一直关注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企业家,丁世忠认为,各项政策的出台和国家对冰雪运动产业的投入依然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
一方面,中国冰雪运动装备产业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国际水平,目前市场上的冰雪运动装备品牌主要是国外品牌,国产品牌近乎空白,中国的冰雪运动装备产业亟需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在冰雪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尽管在冰雪行业和个别省市出台了一些法规,但整个行业目前依然缺少专门的立法和规范,更不要说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参与企业还是消费者,很多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这已对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制约。
为此,丁世忠针对冰雪装备发展和冰雪产业立法两个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对标国际标准,建立冰雪运动装备技术国家标准体系。建议由体育总局、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牵头、大型体育用品企业参与,根据产业结构特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结合相关国际技术标准,尽快针对性出台冰雪运动装备的国家技术标准。
同时,建立部门合作机制,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支持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企业和冰雪场馆等用户单位联合开发冰雪装备,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冰雪设备和运动装备的水平。
二、大力提倡发展冰雪运动装备自主品牌,同时鼓励跨国并购。政府应该在政策引导、财税支持、流程简化、合作模式创新、文化宣传、观念教育等方面入手,鼓励中小优质装备企业融入到大型企业集团,对有条件引进国外优秀品牌的技术、经验、管理及有能力进行跨境并购的冰雪装备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和资源倾斜。
三、出台具体政策扶持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集群。建议根据我国当前的体育装备制造业分布和发展状况,在基础较好,产业链健全的地区重点扶持培育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集群,出台可落地的政策给予支持。
四、深化产学研校企合作,创新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建议政府引导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与企业搭建合作模式,深化产学研校企合作,创新冰雪产业人才的培养,对双方实施“双向奖励”;
另外,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院校成立冰雪运动装备院系,重点培养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育创新人才土壤,构建学校体育课程-校外俱乐部的联动合作发展模式,拓展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形式与机制;
同时,支持企业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政府对国外人才引进给予优惠补贴,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有条件的地区,将冰雪运动技能学习纳入体育课,将冰雪运动专项培训及场地消费纳入政府服务购买指导性目录。
五、出台全国性的政策法规,让冰雪产业各方权益得到保障。建议推进冰雪产业的政策开发及立法工作,逐步制定行业法规和基本标准,明确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冰雪赛事活动举办、冰雪产业发展中的主体责任,鼓励冰雪运动纳入中小学体育课、免费开放体育设施、健身房“跑路”纳入失信惩戒,将其失信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失信信息向本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并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同时要给冰雪产业主体建立法律保障,规范冰雪产业市场竞争环境,确保企业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乡村青少年体育教育
丁世忠表示,近年来,各级基层政府对乡村体育教育事业日益重视。但是整体而言,各类社会团体对乡村体育供给侧的支持方式以器材捐赠,场地建设等硬件环境改善为主,体育教育在课程、师资、专业人才等“软件”上依然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
在不少欠发达地区,乡村体育教育存在体育课缺乏师资和专业能力、基本无法开展、课程欠缺专业性及系统性、师资落后于实际需求、学校及家长对体育重视不足等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乡村青少年科学地接受体育教育,缩短城乡体育教育在“软件”上的差距,从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素养教育出发,以体育教育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丁世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将“青少年体育教练”纳入职业技术学校体系中。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中的作用,注重强化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从技术角度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满足条件的学生提供岗位和运动专项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提供一系列就业帮助和辅导。在求学、务工等途径之外,为乡村青少年开辟新的社会就业路径。
第二,加强乡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建议鼓励高校的体育毕业生进入乡村基层工作,发挥榜样作用;同时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建立关系纽带和学习交流机制,让各地教师形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定期交流机制。
与此同时,乡村地区体育教师的待遇和晋升情况需要改善,对于能力强、责任大、贡献大的教师,应给予嘉奖,以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通过互联网为缺乏体育教育资源的乡村地区提供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并加强乡村体育教师的标准化培训。
体育教育的资源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很多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明显不足。在线上化的体育教育中,优秀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录制、在线直播等形式将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传递给这些地区的青少年,建议相关部门统一采购课程与教学设备,赋能乡村体育教育。
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体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尚不完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体育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乡村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相关主体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为乡村体育教师提供标准化培训。
第四,健全体育运动“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赛事体系,让乡村学校也成为城市校园赛事的一部分。
为避免体育课流于形式,建议各地体育局配合教育局,通过运动会、比赛、联盟等形式,加强学校之间文化课维度外的良性竞争,从基层开始培养体育氛围、筛选体育人才。同时建议各级政府提供财政支持,鼓励社会团体积极举办各级青少年体育赛事,吸引更多学校和学生参与,提升孩子们的兴趣和竞技水平;加强城乡之间的竞技交流和良性互动,打造完整的校园赛事体系。
第五,打破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传统考核和选拔标准,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乡村学校的教育领导者及工作者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扎实推进体教融合工作,深入乡村地区;加大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丰富考核内容;建议高校增加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名额,将体育考核作为各类乡村专项招生计划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乡村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升学途径与机会。
(作者:白杨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