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南向合计流出近200亿 全球大调仓下震荡持续
作者: 周艾琳
3月8日,A股和港股继续大幅杀跌,上证综指截至收盘跌2.3%,恒生指数跌1.98%。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出85.89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出131.81亿港元(约合111亿元人民币)。
当前,中国确定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为6%以上,相较于共识预期更为保守,货币政策正常化、基金赎回等也令投资更趋谨慎。同时,“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美债收益率仍在攀升,接近1.6%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赶超标普500股息率,一场全球资产再定价正在影响全球股市。尽管中美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但以美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全球基础利率的上升,给消费等以现金流贴现法估值且估值已较高的核心资产带来了估值调整的压力,这一点全球市场几乎是同步的。
摩根士丹利认为,这种轮动导致的风险敞口下降是近期的一大风险,毕竟被抛售的成长股估值都非常高;瑞银中国策略主管刘鸣镝8日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所谓的核心成长股(含周期性成长股)探测相应的100日或200日移动均线以及即将到来的财报季再度确认了它们的增长前景时,目前的盘整就可能结束。当前,三大投资机会备受国际投资者关注——创新,即数字化和现代工业系统的赋能者;碳中和,即污染控制利好可再生能源和整合;应对人口老龄化,即消费、保险及医疗。
美债收益率飙升全球杀估值
这一波美债收益率飙升引发的配置轮动仍在扰动市场,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全球投资者都在将仓位从受益于疫情的科技股等向周期、价值股调整,这种轮动往往会冲击市场。截至当地时间3月6日收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577%,较年初大幅跳升近70基点(BP)。
市场分析,股市当前的回调实则是“散户逼空”的延续,只是这次从“逼空”变成了“杀多”。通胀和利率上行的预期导致对利率尤为敏感的高估值科技股倍受冲击,纳斯达克100指数已跌去今年的全部收益,较年初跌0.21%,重仓比特币、特斯拉等颠覆性创新概念股的“牛市旗手”ARK基金损失惨重,ARKK(创新ETF)已从最高点159.7回撤到117.07,跌幅达26.69%,过去一周就跌去10%。
短期内回调压力仍存。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cheal Wilson)也提及,预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攀升,“从技术面来看,纳斯达克100指数似乎已走出头肩顶的形态,应会测试200天移动平均线,这样的下跌也就填补了11月美国大选的跳空缺口。200日均线和这个缺口比周五收盘的水平低8%~10%。”
不过,在经济从衰退中复苏的这个阶段,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可以预料的。在最初的大涨之后,随着利率上升和市盈率压缩,股市往往会盘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位定在3900点(上周五收于3841点),接近多数机构的预测最下限。不过,在价值和周期股的引领下,牛市仍在持续。一旦估值修正和调仓完成,成长股将迎来入场机遇。”威尔逊称。摩根士丹利将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市盈率从目前的21.5倍调至20倍,因为利率将不可避免地上升。
主流机构预计,随着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出台,10年期美债收益率年内或迈向2%,不过目前的幅度仍在美联储的预期路径之中,一定时间的经济过热是盯住平均通胀(AIT)新框架的核心,因此美联储并不急于出手。但如果大幅超出2%,美联储或采取扭曲操作(买长债、卖短债)等干预措施,来避免长端收益率大幅攀升。
南向北向资金大幅流出
全球市场的扰动也导致中国股市承压,近期,北向、南向资金势头明显趋弱。
就A股而言,轮动和调仓继续冲击着高价股和整体股指的估值。“抱团股还在调整过程中,比较疲软的公司已快调整到200天均线,比较强的还在50天均线附近。以往每年都会有宏观叠加微观的扰动,导致企业估值出现比较大的回调,但只要企业经营状况好,就是买入机会。”刘鸣镝对记者称。
“过去两年拥抱核心资产的思路可能要改变,机会很多,操作上可以相对均衡,核心资产、周期、金融等都可以关注,核心还是估值和业绩的匹配。”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对记者表示。
就港股而言,除了宏观事件的冲击,印花税提升的负面效应仍在扰动市场。印花税正式上调后,交易成本将上升30%,而且印花税占港股交易成本的88%,税率提升30%将导致南下交易成本明显上升。进入3月,南向资金依旧维持2月末断崖式下降的状态,1月时连续每日净流入200亿港元的巅峰时刻一去难复返,港股也陷入区间震荡。2月24日,南向资金史上首度净流出近200亿港元,此后资金维持净流出态势。
3月的前两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17.32亿港元。2日,受到“香港不排除进一步提高股票印花税”的消息打击,恒生指数跌1.21%。截至3月3日,恒指当日反弹2.56%,当日南向资金转为净流入57.47亿港元。但很快投资者就获利了结,3月4日南向资金净流出43.32亿港元,3月5日小幅回流23.68亿港元,到了3月8日又大幅流出131.81亿港元。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港股负责人刘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主要因美债收益率在短时间内上升,全球资金成本提高,所以对港股市场(特别是一些高估值板块)影响比较大。此外,香港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也对市场下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他也认为,印花税主要影响量化交易,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影响有限。
业绩驱动后市表现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私募和公募基金处了解,近期渠道推行力度和基民申购兴趣有所降低,3月新发基金料将延续下滑的趋势,市场资金流会维持紧平衡的状态。未来,机构的关注点更多落到公司业绩上。
至于具体的市场反转时点,刘鸣镝表示,“一般而言,企业在春天估值会下调一些,夏天业绩最好,龙头老大估值的顶点往往在秋天。如今机构不断调仓到周期股,当调整完毕后,如果‘抱团股’业绩继续向好,那么投资人还是会愿意进场。具体还要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否企稳,2月和3月的信贷数据如何变化,以及企业业绩如何。这个时间点大概在3月中旬到4月。”
杜猛也表示,通胀预期、基础利率和经济复苏预期升温,强化了有色、化工、银行等顺周期板块的配置价值。成长性板块同样不乏机会,例如新能源汽车、光伏,估值虽然较高但是业绩增速能够匹配,估值进一步调整的概率比较小。站在更长周期的维度,核心资产值得逢低逐步布局,短期调整越多,长期配置价值越高。
展望后市,机构仍在关注港股的配置机会。“虽然美债收益率仍有上行压力,但市场的回调将给我们布局中国核心资产带来很好的买入机会,港股有大量稀缺性的互联网和高增长企业,是中国未来成长的重要驱动力。”刘炜对记者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