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除牌潮起:被除牌公司数目激增 散户被动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时间:2021-03-09 15:48:25


来源:瑞恩资本

港交所近年积极“清理门户”,令除牌公司(不包括私有化)数目持续上升,从2017年只有5间,升至2020年高达31间(主板23间、GEM 8间),激增逾5倍。

出现此现象,除了因为上市公司不争气外,也与港交所近年对上市公司进行多项改革有关,尤其是2018年推出‘除牌新规’,规定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就要除牌。两年过去,‘新规’威力逐渐浮现,只有业界认为18个月期限太短,且散户角色被动,公司除牌后散户难以离场。

2020年23间除牌的主板公司,不乏焦点股份,五大除牌公司,包括光汇石油、天下图、星美、天喔国际、博士蛙除牌前合共市值已达到260亿港元。

与此同时,多只“叱咤一时”的港股,包括停牌已超过18个月的康宏(01019)、民众金融(00279),头上悬着的‘除牌之刀’随时落下。

在内地经营戏院的星美国际去年被除牌。(数据图片)

小股东买中除牌公司,随时套现无望,这可以从联交所‘除牌新规’说起。以往,上市公司停牌后,设有三个阶段(每阶段六个月)申请复牌,每次递交复牌建议予联交所检视时,都会暂停计算18个月时限,且有两次上诉机会。但2018年,联交所修订《上市规则》,主板新增一项除牌准则,倘若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即可被除牌。

新规取消了三个阶段,直接以18个月时间来作准。只要停牌公司在18个月没有足够业务运作或资产,联交所可将其直接除牌退市。

联交所不满复牌时间过长

西盟斯律师行(Simmons & Simmons)合伙人姚惠敏(Claudia Yiu)透露,‘除牌新规’出现的原因是联交所不满上市公司将复牌过程拖得太长。2012年至2016年,19间停牌公司之中,有18间公司复牌过程超过36个月。“上市公司有个想法是,被停牌后仍然有很多时间处理复牌,所以港交所才限制了18个月复牌期限,鼓励已停牌的公司迅速采取行动争取复牌。”

姚惠敏续指在旧规三个阶段下,见过有部份公司复牌过程拖至30个月,“最后能复牌当然是好事,但不能复牌就对公司、港交所及股东都是坏事。”

新规令清盘人难做

不过,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只有18个月时间难以协助上市公司复牌,尤其是对有资产问题、要找“白武士”营救的上市公司。多年来处理不少难题的“清盘王”德勤中国副主席黎嘉恩(Derek Lai)坦言,“上市公司会找临时清盘人都是有些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公众持股不足”。

上市公司停牌后,管理层、董事与债权人之间可能会拉锯一段时间后才委任临时清盘人。“我们做清盘人,不会是公司一停牌我就入场。但现在这18个月不是由我们入场才开始计算,而我们入场后要重新整理公司账册,了解公司情况,才可以决定重组究竟是可以靠原业务,还是要找新投资者”。

联交所除牌新规无疑是想改善上市公司素质,黎嘉恩直言︰“长期停牌公司市值小,没什么生存价值。除牌都没人发声,(联交所)就当是改善上市公司素质!”他以已除牌的汇源果汁(前上市编号:01886)为例,法官也直言委任临时清盘人也没有意义,“好话不好听,这只股票都不值钱了。”他续叹现在清盘人工作难度大增,预料在未来经济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多公司会撑不住而要除牌。

小股东处被动状态

除牌公司数目上升,受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是一众小股东,因为上市公司除牌后,小股东无法在公开市场交易股份,股票随时变得分文不值。

西盟斯律师行顾问律师马柏智(Christopher Ma)直言,现在香港法律诉讼制度之下没有集体诉讼,只能靠证监会进行调查监管,小股东能做的事有限。他表示,上市公司除牌后,只是一间公众公司,失去了一个公开平台流通买卖,买卖有一定难度。至于能否在私人市场交收,他笑言,“私人市场要进行买卖有没有人阻止?你如果能够找到朋友或者其他私人买家买就阻止不了你。”

马柏智指,股东就算换董事取得多的控制权,但除牌后都没什么实际作用,因为股票不再是上市股份,在公开市场根本卖不了。姚惠敏则指,香港小股民为保障自己,投资前都要做好功课,不要做外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