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 财政政策效果得到更充分显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财经智库》副主编 杨志勇
财政部调研小组2021年3月6日发布《2020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文简称“年报”),是一份全景式披露财政部(财政部门)执行财政政策情况信息的报告。此前,该调研小组于2020年8月6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半年报”)。
时值全国两会期间,众所周知,每年财政部都会向全国人大提交预算报告,地方财政部门也会给同级人大提交预算报告。那么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的发布是否还有必要?
预算报告供人大代表审议。透过预算报告,透过政府预算,我们可以了解财政大事,了解国家大账,了解国家大事的财政保障状况。预算报告和政府预算毕竟专业性更强,除了专业人士和关心某些方面内容的人士之外,一般老百姓不太可能花太多时间去看预算报告和政府预算。但是,一般老百姓对财政这一公共事务仍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愿望去了解财政部(财政部门)的具体工作情况。年报(半年报)的发布适应了这种需求。
年报(半年报)标题中的“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强调的是“政策执行”。财政政策是中央制定的,财政部(财政部门)是在执行财政政策。当然,财政政策的执行落实需要政府其他各个部门,需要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的协同配合。作为财政部调研小组的报告,重点阐述的是财政部(财政部门)的落实情况。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事务牵一发而动全身。透过年报,我们可以更详细地了解一年来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一年来财政部(财政部门)做了哪些大事,年报(半年报)与预算报告和政府预算所披露的信息是互补的。
现代政府更加致力于信息的公开透明。财政部调研小组发布的报告(包括年报和半年报),是财政部政务信息的主动公开。
2020年,谁都不能回避的主题是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是一件与人人相关的大事。疫情持续时间长,从年初的疫情防控应急战,到后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都离不开财政。疫情防控是典型的现代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疫情发生之初,财政部就推动“两个确保”,确保人民群众不因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病人救治经费有保障,地方财力不足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温暖人心,体现担当。这一年,各级财政投入疫情防控的资金超过4000亿元。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是怎么来的?老百姓肯定关心。透过年报,我们看到财政部(财政部门)如何节约资金,看到财政部(财政部门)如何想方设法筹集财力。钱筹集了,如何尽快使用到位,也很重要。2020年的疫情防控资金下拨速度惊人,第一笔给湖北的10亿元疫情防控资金仅用约10小时就拨付到位。非常时期非常举措。抗击疫情紧迫性高于一切,按部就班肯定会耽误疫情的防控。超越常规的务实做法,充分体现了财政工作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要求。
年报共十部分,最后一部分是财政政策展望,谈的是未来事,前九部分综合起来看,就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财政部(财政部门)如何执行宏观财政政策,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如何有效保障重大战略政策目标的落实,如何创新机制,如何提高财政治理水平。各部分均充分展示了财政部(财政部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主要工作。
2020年,国家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效果得到更充分显现,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很好的基础。更加注重绩效管理,将绩效成果加以应用,让财政资金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是财政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透过年报,我们看到这一年财政部(财政部门)在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上的努力。绩效管理及成果的应用,简单地说,就是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用钱效益不高的支出项目,经费就可能被压减,压减下来的经费用到效率更高的项目上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财政工作在许多时候都是要有真金白银作为保障的。除了常规的节约支出提供财力之外,财政部(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财力,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扩大新增专项债券规模,不一而足。不少财政工作都是细节,财政事务绝不是简单的收收支支。确定筹资渠道,挖掘财力筹集潜力,还涉及许多具体工作。抗疫国债的发行,不是规模确定了就了事,而是要做好债券的发行工作。年报给出了一些细节,债券发行如何精心组织,合适的时间节点如何选择,如何考虑其他影响,如何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释放出合理的流动性,这在年报中都有披露。
中央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创新是2020年财政工作的一大亮点。相关信息年报用一部分的篇幅予以披露。资金筹集到了,以最短的时间内配置到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是一种机制创新。年报这部分信息的披露相当形象,省级财政部门要当好“过路财神”,但不能做“甩手掌柜”,生动地概括了省级财政部门的资金管理责任一点都不能少的实际情况。直达资金是政策性非常强的资金,做好直达资金使用、拨付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就更加重要,年报也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的信息作了披露。
关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财政部(财政部门)对人、财、物进行了全方位的直接支持,包括激励医务人员(增加补贴和所得免税政策)、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提供充分的疫情防控资金支持等等。疫情防控初见成效,财政部(财政部门)为支持复工复产,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了“六保”任务的完成,支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疫情的发生让一些重大战略和攻坚任务的完成变得更加艰巨,但财政部(财政部门)并没有因为困难就望而却步。透过年报,我们看到,财政有效支持了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决定性成果;财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透过年报,我们看到财政部(财政部门)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实现了财政的正常运行;我们更看到财政部(财政部门)在财税改革上的进展和财政管理上的创新。
当然,年报(半年报)的发布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年报有的内容表述方式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例如,年报九(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下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表述:“中央层面,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这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内容,同时,划转国有资本是落实《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财政为社会保障提供财力支持的改革措施,这一点可考虑强调。
为了让年报(半年报)吸引更多读者,让老百姓能更加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年报(半年报)可以更加注意语言表述的活泼性,前述“过路财神”“甩手掌柜”式的形象生动又扣题的表达方式可以适当增加。
为了适应不同财政知识背景老百姓的阅读需要,有的内容可提供更多信息。在一定篇幅内,年报(半年报)要充分披露财政政策报告执行信息,难度系数不小。这个问题可考虑采取附注的方式来解决。附注可以是各类典型事例,也可以是对背景知识的补充介绍。这样,愿意了解更多信息的读者,去阅读附注,这样篇幅保证,信息披露更加充分。
年报(半年报)内容丰富,还可以分成不同板块,分别推送,让对某个板块信息感兴趣的老百姓都更容易找到想看到的内容。
调研小组的工作可以理解为信息披露机制的探索,等到年报(半年报)更加完善之后,年报(半年报)可以考虑直接以更加权威的财政部的名义发布。
总之,年报让我们看到2020年财政部(财政部门)执行国家财政政策,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基本情况。
既然做了很多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大事,而且老百姓又很想系统了解,那么年报(半年报)发布这种更靠近老百姓距离的信息披露形式方式不仅应当坚持,而且应该有更多内容丰富、形式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信息披露方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