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是核心要素
本报记者/李静/北京报道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是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来自互联网领域以及来自村镇的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围绕互联网新经济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在3月5日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时刻,作为接力棒的乡村振兴战略,将带领乡村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带领乡村居民奔向更好的新生活。
在上一轮的脱贫攻坚战中,互联网新经济和电商企业们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互联网企业们将继续发挥创新和推动作用。
农产品上行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在农产品上行方面成绩颇为显著。
甘肃省陇南市在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市,其下属的成县有丰富的核桃、土蜂蜜、大樱桃、大蒜、土鸡、手工挂面等农特产品资源,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产品滞销的情况相当普遍。
成县电商中心干部王栋对记者介绍道,2013年开始,成县开始借助微博平台推广农产品,之后村里的“新农人”积极借助农村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办网店,或者利用微商销售农产品,这几年又学习使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销售渠道,“现在农产品滞销情况已经大大缓解了。”
湖北省广水市是胭脂红鲜桃主要产地,还有猕猴桃、香菇、板栗、荸荠等农业特色产业。广水市的观音村地处中华山麓,过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民时常上访。熊永俊在2005年当选观音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带领村民办企业、兴产业,并采用“线上+线下”、游客采摘等方式对观音村的农产品进行销售。
随着道路交通体系的逐渐完善,快递物流网络的逐渐覆盖,观音村的农产品得以销往全国区域。熊永俊告诉记者:“如今观音村有三成以上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了出去。”
电商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信息,通过快递物流网络流向全国各地。作为电商配套的快递物流网络俨然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基建”。
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京东自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建立了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在内的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服务范围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人口。2019年,京东物流推出“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升级计划,推动24小时达成为县镇级消费者可享的普惠式物流服务。
近年来,观音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2020年观音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但随着果树生长,鲜果产量逐年增加,农产品未来可能面临的销售问题成了压在熊永俊头顶的新难题。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熊永俊走访了广水市的多个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调研发现这些农业特色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产品普遍具有季节性强、保鲜期短的特点,一旦出现滞销,很快就会变质。目前广水市各镇、村综合型冷库较少,冷链物流不发达,不能满足农产品贮存和销售需求,限制了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熊永俊提交了建议,希望加大对冷链物流、低温仓储中心、电商展销中心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先行在市场主体活跃、积极性高,产业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设分拣中心和冷库等配套设施,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武义县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也指出,农民靠天吃饭,产销不对接,不仅是因为信息不对等,还存在源头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此,从“最先一公里”入手补齐短板,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应该发挥产地仓等数字化农业基础设施的优势,帮助农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订单农业进一步保障农户利益。
商品和人流下行
快递物流在提高农产品上行的同时,也带动着高质量产品的下行,在推进农村消费市场提质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我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30.4万亿元,与之相比,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仅为4.7万亿元。也就是说,虽然农村常住人口5个多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四成,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却只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38%。
城乡消费的巨大差距背后意味着,乡村消费市场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随着农民收入增速不断加快,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消费市场进入加速提质转型的新发展阶段。
然而在流通环节,在广大乡村下沉市场,传统的小卖部仍然是零售的主要载体。全国630万家的“夫妻老婆店”占据40%的零售份额,构成中国商业的底色,经营模式传统,供给体系滞后,缺乏有效的市场应对手段,这导致乡村消费市场长期存在假冒伪劣商品横行、质次价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
据麦肯锡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将从2016年的29.6万亿元增长到65.3万亿元,超66%的增长来自于下沉市场。基于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将下沉市场作为新的发展市场,触角不断深入各级乡镇村。
2020年第四季度,京东到家已覆盖全国近1400个县区市,单季新增200个县区市,且持续下沉。第四季度,低线城市GMV同比增长约150%。
针对乡村消费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将品质升级、体验升级作为乡村商业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发挥有线上线下融合成功经验的大型零售实体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对农村小微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引领带动农村消费品质升级,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除了商品流的下行之外,乡村经济发展还希望通过互联网能够带来人流的下行。目前不少农村正在推行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生态旅游业。如今通过微博、携程、美团、大众点评等各类互联网信息平台,可以让周边更远距离的居民了解到附近的美丽乡村,进而通过旅游带动乡村吃、住、购等业态的发展。
观音村通过特聘专家围绕“一湾一景”,进行了整体规划全村设计改造,流转荒山、荒地、荒坡2000余亩,集中栽种观赏月季200余亩,点缀种植樱花、桂花、紫薇、腊梅、红叶石楠70余万株,绿化面积超8000亩,绿化率达90%,每年吸引观光游客50万人次。
人才是关键
无论是农产品的上行,还是高质量商品和人流的下行,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人是核心要素,而缺人才是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普遍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以广水为例,367个村(含农村社区)共有‘两委’成员1589名,近一半是初中及以下学历,46岁以上的超过七成。”熊永俊认为,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能力不强、思维受限、进取意识弱,难以为乡村振兴打好人才基础。
针对此问题,熊永俊在全国两会上建议,以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选好、配强农村带头人,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优化村“两委”班子年龄、学历结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除了村干部之外,“乡村还紧缺技术人才和有思想的互联网人才。”王栋说道。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人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应该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时代“新农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对此,他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和乡村治理基层骨干,加强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技能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则建议,通过补贴和配套条件建设,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熊永俊告诉记者,观音村正在探索对村里的生态园合作社进行改革,计划对未来招进来的电商专业人才给予一定的合作社股份,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