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房地产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今日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出席并演讲。
姚洋表示,我国城镇化率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随着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消费提高,可以弥补由于老龄化导致的消费需求降低。
姚洋预测,未来20年,深圳会形成与美国硅谷齐名的高科技创新基地,“它的优势太明显了,有那么多高科技人才,还有硅谷没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业基地,周边全是制造业,这样创新就会非常非常快,很容易出一个产品”。
谈及房价,姚洋认为,受人口老龄化影响,部分地区的房价将会出现下滑,“过去几年,只要稍微一松动,所谓的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就要往上窜,还是有一些基本面的问题,那么多人还是想到一二线城市。而非城市化区域,特别人口流出的地区,房价肯定支撑不住”。
谈及户籍制度改革,姚洋认为要渐进式的将各个城市的社会福利统一起来,他建议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的高考,这个高考是给那些学籍和户籍分离的这些孩子去考,教育部拿出一个统一的名额给他们,这样把最大的一项福利给他拉平了。慢慢我们就把户籍所承载的这种福利给取消掉,或者差异给取消掉”。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邀请,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在座的都是行业的翘楚,对房地产这个行业了解非常多,下一位任泽平先生他自己就是恒大的,他讲的肯定比我讲的更加专业,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跟大家分享一下十四五期间我们制定的新的城市化战略。
像刚刚主持人所说的,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这是决定我们国家房地产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外部环境。我把新的国家战略城市化2.0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它城市化2.0。之前我还是想稍微回顾一下我们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
如果按照经济来计算,我们的农业是占到全部GDP的8%,仍然在下降,上海恐怕只有2%-3%,但是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按照就业来算,这是国家统计局给的数据,农业就业占全部的劳动力只有28%,我们城市化应该达到72%,实际只有60%,这是国内和自己比,如果看一下日本,看一下韩国,他们在达到我们现在收入水平的时候,他们的城市化是在70%以上。无论怎么比较,我们的城市化仍然是滞后于收入水平,相对我们的收入水平来说,仍然是滞后的。所以未来十几年城市化还有发展的空间。
我们老谈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我觉得城市化仍然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城市化本身当然有很多的推动,比如技术进步等等这样的作用,其实我们不论这些,简单看把一个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个本身会增加产出。
好比我们以前搞大学生村官,现在没有多少,因为在农村里,搞农业,根本不需要这种大学教育,一个大学毕业生放在农村,几乎没有多少产出,你把他拉回城市来,他的产出至少是一个正常的产出。
反过来农村居民教育水平一样,技能一样,到了城市里面他的产出就会提高,这是我们经济学上叫做结构转型的效率,这个效益多大,从80年到15年的情况,平均下来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0%,这完全是一个便宜不需要任何成长的增长。
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城市化对我们的消费也有推动作用,我们搞双循环,推动国内的消费,怎么推动国内的消费?城市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农村居民让他转移到城里,给一定的收入水平,他的消费就会提高,我们看到农村居民好像普遍没有城市高,因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给一定的相应收入水平,农村的消费水平会提高,农村还是有非常多的未来的风险,未来的不安定因素,所以他有更多的储蓄,他还要建房子,所以城市化会提高消费水平。
我们测算过,有一个报告,中国2049,这里有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人口将下降,担心中国的劳动力不足,消费不足,老年人消费少,这就是所谓的未富先老带来的问题,中国的未富先老在目前的状态,有正面作用,这是城市化带来的,因为城市化可以增加国内的消费,城市化增加国内消费可以远远弥补老龄化带来的消费的下降,所以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是完全可以被自动化还有AI减少的工作岗位,替代工作岗位给弥补掉。
所以老龄化在这个方面的挑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老龄化主要的挑战在社保方面,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贡献。以前我的印象中,说到城市化,官方文件一致说的是城镇化,不是城市化,主要是有一个担心,大家都跑到大城市,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所以用城镇化代替城市化,但是也许我看到的中央文件不够,现在提出完善城镇化战略,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人口城市承载力,这是符合规律的,以前很少这么提,但是现在明确提出来了,城市完善空间结构,把城市网络结构做全。
另外一方面我们城市还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他们选择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县,把县经济搞上去,把城乡一体化搞上去,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一个新的思路,从十四五看,我们未来15年的城市化道路,我就归结为城市化2.0,城市化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口的再集中,就是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这是一个大的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农村人口,特别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形成农村和县城的一体化。这是我要今天着重讲的。
第一个我们人口的再集中,我是学地理出身的,而且是经济地理,我在80年代读书的时候,我们做城市地理的学者有一个重大的课题,探讨所谓的城市的思路规模,我们地理计算的时候,计算城市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自然承载力,当时算出来最大规模300万人口,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300万太少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城市有它的优势也有弱势,优势可以集中资源,然后有集聚效应,生产力高的人,集聚在一起,形成1+1大于2的效果,这是集聚效应,规模会剧增。不好的是环境压力加大,犯罪拥堵等等。
小城市有优势和劣势,有一个最优城市规模,但是现实是没有的,这里给大家看的是美国的城市分布和中国的城市分布,这个符合齐普夫法则,他是一个语言学家,用词频率和他用词频率排序之间如果取对数就是一条直线,比如我这个词,在所有的语言里面大家用的频数最高,我也不知道平均用多少,然后频次取对数,把排序也取对数,所有的词都这样做的话,就是一条直线,这个城市也是一样的。左边是美国的城市,横轴是城市人口的对数,纵轴是排序,最下面显然是纽约然后洛杉矶,然后芝加哥,三大城市。取对数它就是零,人口取对数就是17,这样排下去,几乎是一条直线。
中国的这个拟合比美国还要高,其实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大城市不够大,相对而言,相对我们其他的城市,我们大城市还不够大,因为美国很多的城市其实很小的,这些大城市显得非常大。如果你有什么最优城市规模,就会看到分散的这个直线,显然没有走最优城市规模,事实上全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规律是什么?大集中、小分散,美国国土面积非常大,但是人口事实上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东部沿海,五大湖地区,西部,再零星的佛罗里达,其实它是老年经济。海南岛不让大家买房子,失去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其实海南岛榜样就是佛罗里达,但是他不想学,这是很危险的,美国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很多地方没有人,一开车到东西部去基本荒芜人烟,美国是一个三亿的人口,不是小国。
日本国土面积这么狭小,人口仍然很集中,集中在东京,到名古屋到大阪,三个城市,坐高铁不到三个小时,集中了日本60%以上的人口,有一个点新界,那个点好像很大,我在那里教过书,白天到那里城里看一下,根本没有人,看病都是老年人。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很狭小的地方,人口仍然很集中,日本其他地方人口在下降,东京大阪名古屋的人口没有看到下降,还在增加。
中国怎么样呢?我们国家已经有9个中心城市的称号,围绕这个打造一个中心城市区域,长三角、珠三角、武汉、长沙、西安、咸阳、郑州、开封,郑州和开封已经连起来了,然后京津冀地区,我们的城市人口要达到75%,至少达到70%,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是75%,60%的中国人口恐怕要集中到7个城市化区域里面,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性。我们在上海,在长三角,长三角密密麻麻的城市网,还有高铁,还有城际铁路,都跨省修,整个我们长三角地区完全同城化,礼拜五傍晚在长三角坐高铁发现很多人不带行李坐高铁,因为就业,在这个区域里基本实现了同城化。
对中国经济的意义我觉得非常大,首先带来新的机遇,我估计深圳在未来可能20年,就会形成和美国硅谷齐名的高科技创新的基地,因为它的优势太明显了,有那么多高科技人才,还有硅谷没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业基地,周边全是制造业,这样创新就会非常非常快,很容易出一个产品。
我们在京津冀要做很大的调整,城市化区域的比重会增加,其他地方的比重会下降,这些地方人口恐怕很多不再是来自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而是来自其他地区的三二线城市,我们的房地产行业,人口老龄化,我们的房价不可能支持,总体而言是这样的,像日本一样,很多地方房子被空置,但是我们国家我们人口城市化过程还没有结束,城市化区域的房价要维持,甚至下降,过去几年看到只要稍微一松动,所谓的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要往上窜,还是有一些基本面的问题,那么多人还是想到一二线城市。非城市化区域,特别人口流出的,房价肯定支撑不住。对中国经济和房地产要更好。
这个结果就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三四线城市最后会变成蓝天白云,长春,过去我去长春都雾蒙蒙的,现在昨天也没有沙尘暴,山清水秀,以前说大西部不好,新疆是人口流入少,过去几四年因为西北地区的雨水多了,绿洲重新恢复了,我们可能要重回盛唐,盛唐时期的西域,还有东北,变成宜居的地方,把这个选择给个人。政府干什么,尊重人们的选择,尊重人口流动的规律,大集中,小分散,这次十四五规划把规律的东西认下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我们需要一个配套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在我的印象当中,我们第一次全面的户籍制度改革是2012年2月23日国务院的政策,县镇全面放开,只要稳定居所就可以,地级市只要工作满三年就行,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维持现状,三中全会基本沿用了这个政策,但是绝大部分没有实施这个政策,为什么?我的解读是这个政策太激进了,没有办法执行,特别是那些人口大量流入的城市,不愿意执行,我说它激进是因为他忽略了一个户口这个,是承载了很多的福利,没有一个国家没有户籍制度,我们老说美国没有户籍制度,这是不对的,只是他不叫户籍制度,其中一个很大的福利就是子女上大学,我当年在美国读书,那时候一个分校只有1500块钱,外国人10倍,但是你作为当地的居民享受的福利太大了,是有福利的,针对这一点,我们这里的户口是不能轻易给的,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但要慢慢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户籍制度承载的福利实在太多了,要慢慢统一渐进式各个城市的福利统一起来,其实现在最大的一项跟美国一样,仍然是读大学,当然我们的学费很低,我们主要是考大学,你从哪里考,我的建议是应该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的高考,这个高考是给那些学习和他的户籍分离的这些孩子去考,教育部拿出一个统一的名额给他们,这样把最大的一项福利给他拉平了。慢慢我们就把户籍所承载的这种福利给取消掉,或者差异给取消掉。
第二方面是县域经济,我们从这张图里可以看到,自2014年以来,我们的人口流动基本上趋于平稳,没有再增加了,很多人开始从东南部沿海开始返乡就业,返乡有一些人做的好,开始创业,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也看到农村地区有很多的人失业,我们看到统计局公布的失业,一定是城市调查失业,不统计农村的。
现在扶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了,下一步搞乡村振兴,这个任务非常重,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是高质量的非农就业,至少是在15年前农村居民的收入平均而言一半以上来自非农,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粮食主产区高一点,绝大部分是非农,能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非农收入是农村地区能不能得到振兴的关键。
这个是县域经济我个人觉得还是大有可为,我知道大家搞房地产还是不太愿意去触碰县城的这部分,但是我看到的县域经济还是有很大的潜力。我这里给大家看的例子是我老家,是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大,35万人口。在过去10年经济发展相当好,为什么好呢?它靠两个产业,一个是返乡创业的人带起来的,一个是箱包,我们小区生产的中低档的箱包占到全国市场份额大概是80%,非常大,做这个箱包很辛苦,老板在一个包上可能赚10几块钱,但是给当地老百姓带来非常大的机会,在这样的工厂里工作,都是计件的,比较容易一个月拿到四五千块钱,对于这样的农村地区已经相当可观,干得好可以拿一万多。这个县城一眼望去,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搭建一个县城,公共服务也慢慢起来了。
农村地区最终会变成一个宜居之所,以前我们搞农村经济主要是村村冒烟,搞乡镇企业,现在这个时代过去了,宜居就是就地的城市化,产业向县城集中,县城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农村居民有一些在城里买了房子,特别有一些为了二代考虑,为了子女上学在县城里一定要买一套房子,赞助上学的指标,他自己在农村仍然要建大的房子,现在交通方便了,我们那个小县最远的地方15分钟骑摩托可以到县城,因为收入水平提高了,有一些人家买的轿车,农村面貌大变,而且单体房屋现在越建标准越高,以前农民不集中,自来水都没有干完成,现在一家一户都可以完成,自来水用水泵打到屋里,加一个热水器可以洗澡了,这个对农村来说是一个生活质量的飞跃。还有抽水马桶,过去底下挖一个坑把地下水污染了,现在有化粪池,现在都是一些技术问题,收入水平提高了就可以做了。当然有一些地方日期要撤村并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最终也许我们可以形成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的面貌,可能一个县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县城,还有一半人居住在村子里,村子变得很宜居。
还有一个问题关于宅基地的问题,还有其他的集体用地,这个问题其实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案有这个,一而再再而三被否定,农村土地建设用地入市,提了很多很多年,我们终于可能要看到结果,就是农业农村部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我觉得这个最重要的还是要承认农村居民一家一户的土地所有权,哪怕是房基地,应该是属于他的,因为大规模开发不太可能,一个村子就这么点地,让房地产公司开发,你们都觉得划不来,如果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村居民自己,他可能会给城里搞共建,城里人建房子的标准高一些,他付钱,城里人享受山清水秀的生活,当然我们也要看最终出来的政策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
当然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做大面积的开发,以房地产来养农业,这个也是一条路。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