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报
【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暴增400%!这只股业绩预告透露行业重要信号
【硬核研报】库存又超预期下降?机构高喊“顺周期王者”产能利用率已破100%,量价齐升的弹性标的还有62%涨幅空间
【碳中和动态分析】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大力提升清洁能源发电规模;晶盛机电获中环股份20.8亿订单
【硬核研报】新增产能被限制,价格天花板因素解除,“化工之母”跳出库存周期,迎来持续2年以上景气周期(名单)
今日(3月16日),A股小幅反弹,主要股指均有所上涨。但两市成交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萎缩,仅成交7355亿元,再创年内地量,显示市场心态仍较为谨慎,观望气氛浓郁。盘面上,碳中和概念再度全线活跃,碳交易、特高压、环保、节能等相关板块涨幅居前,资源类个股则全线下跌,钢铁、有色、煤炭、石油等板块跌幅居前。
北上资金净买入55.72亿元,连续第6个交易日净买入。但北上资金的活跃度也大幅下降,今日成交年内首次跌破千亿元。格力电器、三一重工、五粮液等获得北上资金超亿元净买入,京东方A、贵州茅台、中国太保等则被净卖出超亿元。
碳中和概念全面活跃
碳中和概念是春节后最强板块,在节后大盘持续调整中,碳中和概念相关板块和个股连续逆市上涨。碳中和涉及行业较为广泛,从新兴产业的环保、节能、新能源,到传统产业的钢铁、有色、电力,再到碳交易等,热点此起彼伏。今日涨停的个股及涨幅超过10%的个股超过一半都与碳中和相关,而盘后龙虎榜也显示,大部分碳中和概念股继续获得主力资金的追捧。
能源消耗是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要降低碳排放,清洁能源替代火力发电是必然趋势。而特高压是我国实现清洁能源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毕竟电力传输才是根本问题。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发布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承诺“十四五”期间,新增跨区输电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保障清洁能源及时同步并网;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其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长高集团主营输变电设备、新能源发电等,是我国研制和生产高压电器的骨干企业,先后为国内外多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重大工程提供设备,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集中规模招标合格供应商。近日,随碳中和概念走强,连续2个涨停板。
今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同时为长高集团的买一和卖一,分别买入1866万元,卖出596万元,净买入1270万元;买三中泰证券深圳分公司买入716万元;买四机构专用席位买入566万元,买入前五席合计净买入3813万元。卖出席位卖出量都很小,均为超过500万元,并且因卖一的大幅净买入,导致卖出前五席合计为净买入157万元状态。汉缆股份、中环装备等特高压概念股也获得主力资金的大幅增仓。
由于股价连续涨停,今日盘后长高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内(2021年3月15日、3月1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95%。经核实,本公司董事会确认,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中信证券指出,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电网凸显枢纽作用,从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双管齐下,推动以特高压跨区域输送等为代表的多种方式,力促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气化、节能化消费,重点推荐特高压产业链及新能源发电产业链核心标的。
碳交易板块领涨
碳交易板块是今日碳中和行情中的核心板块,板块指数放量飙升4.81%,领涨两市,并创近6年来新高。板块内超20股涨停或涨超10%,其中开尔新材、南华仪器20%涨停,惠博普、晋控电力、菲达环保等亦强势涨停。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已于今年初启动,累计分配碳排放配额总量约62亿吨。2019 年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累计完成配额交易总量约2291万吨,达成交易额约7.7亿元。但是从平均成交价上来看,我国的平均碳价偏低,距离《巴黎协定》目标75美元—100 美元/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根据业内人士测算,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十四五”期间,碳排放交易量有望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增加3至4倍。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
开尔新材持有北京开源新能20%的股权,公开资料显示,开源新能主要从事碳金融、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交易、碳盘查等业务,从碳资产开发和管理逐渐延伸至碳交易和碳金融,打造碳资产的完整产业链。
开尔新材因此成为市场重点追逐对象,近期11个交易日,收获5个20%涨停,成为春节后最耀眼的牛股之一。今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资金仍在大幅买入。买一机构专用席位买入2766万元,买四东莞证券北京分公司买入1967万元,买五招商证券交易单元买入1609万元。买入前五席合计净买入9379万元,卖出前五席仅合计净卖出789万元。另外南网能源、菲达环保等碳交易概念股也获得主力资金的净买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