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铃木挥别,铃耀登场,长安自主再添新丁
实习记者 刘凯 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如果不是铃耀的回归,消费者或许已然忘记了长安铃木这家合资企业。
据天眼查官网显示,长安铃木已经在2020年12月7日更名为铃耀汽车。法人代表依然为刘正均,仍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铃耀汽车的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自产轿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销售自产产品、提供有关售后服务并从事有关研究开发工作。和此前相比,经营范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只是在合约到期之前将名字进行了更换。
长安汽车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尚未公布任何有关更名后的发展规划。
长安铃木更名铃耀汽车
长安铃木是长安汽车与铃木汽车在1993年组建的合资公司,曾推出过铃木旗下的雨燕、新奥拓、维特拉等车型,巅峰时期也有过年售20余万辆的市场表现。不过,在国内越来越崇大的汽车消费环境中,定位小型化汽车的长安铃木的市场表现每况愈下。在2011年的市场销量峰值出现之后,安铃木的销量就持续下滑,2017年全年仅售车8.39万辆。
在市场表现持续走低的情况下,2018年8月,铃木汽车宣布,将解除与长安汽车的合资关系并退出中国市场。2018年9月,铃木汽车以1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将其持有的长安铃木50%的股权转让给了长安汽车,长安铃木由合资公司变为长安汽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铃耀汽车的出现,意味着铃木的正式退出。而外界最关心的问题是,接下来长安将会如何独立运营这家品牌,以及如何让这家品牌做到像玲木一样成功。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重庆长安汽车品牌运营部相关负责人。得到回复是:现在铃耀处于项目初期,包括品牌运营、产品规划以及经销商渠道还处于未公开的阶段。后续,会有相关的公告展示。
长安铃木走了,但是长安迎来了铃耀。其实长安集团品牌旗下品牌不在少数,其中包括长安自主、长安欧尚、长安商用车;合资品牌包括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可以说,长安集团所有汽车品牌涵盖了高、中、低三个档位。此时为何还要增加一个汽车品牌?因为铃耀的出现,无论怎样定位都会与长安内部品牌产生竞争。所以外界猜测,其大的可能就是铃耀汽车成为新能源品牌。
在新能源已经成为趋势的当下,传统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产品。上汽推出了智己、R汽车,东风推出了岚图,一汽奔腾也已然进军新能源市场,广汽埃安更是在市场当中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作为四大集团的长安汽车,自然不能落下。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绿驰汽车曾与长安铃木进行合作,计划投产纯电动车,虽然这个合作方案最后不了了之,但是不难看出长安铃木彼时已经有了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念头。
因此,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铃耀这个品牌似乎很有可能成为一款基于长安自主架构平台诞生的新能源汽车。而作为自主品牌的第一梯队,长安汽车正好可以利用铃耀这个品牌来缩短和其他新能源品牌的差距。
长安汽车在2020年12月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根据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汽车在2020年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到2025年将累计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覆盖EV、PHEV、FCV领域。所以外界对于铃耀将成为长安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猜测不无道理。
铃木车主的担忧
资料显示,长安铃木在重庆拥有两家工厂,第一工厂年产能约25万辆,第二工厂年产能约10万辆。过去两年多里,长安铃木一直在消化库存,经销商也在继续提供售后服务。生产上,主要生产启悦出租车,但是产能利用率很低。数据显示,2020年长安铃木累计销量为15152辆,2021年1月为452辆,均为铃木启悦车型。业界认为,随着铃耀汽车的诞生,第一、第二工厂的产能或将盘活。
其实,对于铃木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最感忧虑的是长安铃木车主。从销量数据来看,2008年至2011年长安铃木销量分别为10.25万辆、15.01万辆、20万辆、22万辆。换句话说,长安铃木在国内的保有量并不低,而其中雨燕、SX4等产品均为红极一时的车型。也就是说,铃木退出后,众多车主面临着权益如何得到保障的问题。
资料显示,长安与铃木方面的合资年限为30年,距离期满还剩1年,目前,长安铃木官网已经关闭,此后的售后服务问题让不少长安铃木车主心存担忧。
对此,长安汽车在公告中给出了答案。公告表示,根据双方协议,在长安汽车完成股权收购后,长安铃木将持续生产、销售铃木产品,所有的品牌、售后服务不变,并继续为铃木用户提供整车及零配件的售后维修及保养服务。这表示,在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后,新老铃木用户将不会面临“售后无人负责”的处境。
对于长安铃木后续的维修质保问题,《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也明确规定:汽车供应商在停产某款车型或品牌全线退出之后,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及时公布,并保持10年以上的配件生产销售服务。
长安汽车的公告也说明,长安汽车将最大程度为长安铃木员工、车主、供应商及经销商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