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鹏:参与、赋权、转型——短视频时代的中国乡村振兴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1-03-21 07:40:07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于3月20至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出席并发表演讲。

段鹏表示,中国的乡村土地广阔,互联网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地快,目前相关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率都已经在全世界处于前列,这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一种理论的支撑。以参与传播为途径,以表达赋权为结果,以乡村转型为影响,这就是新农具的一种产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段鹏:谢谢史老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跟任部长、跟各位专家一起分享一个新想法,题目是“参与、赋权、转型:短视频时代的中国乡村振兴”,把三农类短视频视做新农具,就像耕地的犁,或者拖拉机是一样的,今天短视频已经能够完成这样的价值。这也是分享我自己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公共责任问题的感悟和体会。

就像今天大会的议题一样,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对它寄予厚望的,但是它也确实通过自己的能力证明可以影响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成为重要力量。但是互意识到互联网极化思潮阻碍了网民的观点和思想的传播,今天我们更想用一种发展传播学的视角,站在中国本土化的立场上,用发展传播的视角从对社交媒体的思考,聚焦在我们国家农民身上。农民们是怎么样参加到社会网络的传播实践,在社交媒体中进行自我的表述,以自我为主体进行乡村叙事,媒体本身成为带货功能,把媒体和电商平台结合在一起,中国农民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实践。

中国的发展传播学完全有实力做出一份非常满意的答卷,因为中国的乡村土地广阔,而且现在互联网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地快,目前相关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率都已经在全世界处于前列,所以这是为中国乡村振兴可以提供一种理论的支撑。

这种群体性参与传播是怎么来发生的?是什么过程,而且传播力又是怎么样。三农类短视频到底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农民怎么参与其中的。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一个数据是2021年2月的,今天的农村用户网络发展很清楚地两个趋势:一个是农村农民规模扩大化,农民身份网民规模扩大化。一个是城乡差异缩小化。也就是说,不再是城里年轻人使用的工具,而是广大乡村普及化利用新农具(互联网),新的媒体来进行传播。

有三个比较有名的:守山大叔、华农兄弟、巧妇九妹,这都是在短视频平台上非常有人气的社交媒体的传播者,每个动辄几百万粉丝。

三农短视频能够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呢?这是多元化的乡村叙事的题材,很有意思,农业类的比如务农的工作场面,农村类有自然风光,有耕地、黄牛、水牛、橘子树。农民类的乡村非遗的传承,蔚县的打铁花,剪纸、搞笑的段子,用地方方言说的带有喜感的段子,都是广大农村提供给我们的一种生活的日常叙事,非常有意思。

真正乡村叙事的主体已经发生了转变,原来农民是看重要的大众媒体传播什么内容就接受什么,现在农民变成主体,他可以独立于城市中心主义的,有温度的一个中国农民的本位文化。从原来中央一直号召为中国农民发声,中央台的农村频道要为农民发声,现在是农民自己完全有这个条件和能力来发声。这是我们国家发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在发展传播学上可以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给其它用户造成一种数字在场的拟态环境,即使不了解乡村广大的城市里的群众,也会觉得有意思,会觉得这是新奇的世界,所以传播力非常强大。华农兄弟一个视频转赞评超过200万,(视频)专业角度来说来回抖动的视频在传媒大学本科初试都淘汰,但是它带有接地气,就把红薯给卖了,就比以前农村广告要接地气地多,这边视频,那边接订单,完成交易,几乎是同时可以做到的。这是很有意思的农村农民的带货能力非常强的。

那么我们参与式的网络传播实践是不是就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行动?就跟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到现在拖拉机一样,它成为新农具。

以参与传播为途径,以表达赋权为结果,以乡村转型为影响,这就是新农具的一种产生。把乡村记忆转化为乡村经济,依靠农民内生动力发展乡村,拒绝低俗东西,传播正面的乡村文化,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现代造血机能的产生。

谢谢大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