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对新业态设置“观察期” 推“社会监督员”和“体检员”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07-31 08:39:16


原标题:北京市将对新业态设置“观察期”

来源: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昨天继续召开,本次会议期间,北京市副市长王红受市政府委托,作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议案办理暨相关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增设企业服务功能开通以来,共接到来电3.5万件,已全部解决。本市将探索适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沙箱监管”措施,设置一定的“观察期”,推行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和政务服务“体检员”机制。

今年计划引进紧缺急需人才5000名

王红介绍,市政府对做好议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确保企业轻装上阵。2019年顶格减征相关税费,为企业和社会减负约1800亿元。完善人才引进服务机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支撑。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新增“绿色通道”“以才荐才”等多种引才方式,2018年引进2300名、2019年引进3589名,2020年计划引进紧缺急需人才5000名,平均每年引进人才增长近50%。实行积分落户政策,2018年、2019年共有12046名申请人取得积分落户资格,截至6月30日,已为其中11357人办理落户手续,随迁子女8730人,共有20087人成为“新北京人”。

12345热线接到3.5万件企业来电

《报告》提到,本市将行政审批事项由2018年的2298项压减至目前的1121项,精简比例达到51%。目前本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设定的证明已全部取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增设企业服务功能,开通以来,共接到来电3.5万件,其中咨询类2.2万件、诉求类1.3万件,已全部解决。

《报告》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在市场环境方面,市场准入仍存在隐形门槛,政务服务方面,简政放权力度还需持续加大,信息共享需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方面,检查部门、检查次数仍然较多等。

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附加条件

王红介绍,本市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真心实意敞开市场大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按照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本市新增产业禁限目录要求,对不合理准入限制开展整改。建立行政审批实施情况定期评估机制,对行政审批相关的评估、核查、登记等环节的隐性壁垒进行清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电力、电信、铁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改革,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附加条件。

做好政府权力减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扩大告知承诺制改革范围,大力推行电子证照和信息共享,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减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拓展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广度、深度,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

对新业态新模式设置一定的“观察期”

本市将进一步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一是积极推进信用监管,制定信用分级分类标准,出台信用信息评价实施细则。完善全市统一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明确失信行为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认定范围、标准和程序,细化信用惩戒措施;开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二是大力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目录库并动态调整,探索适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沙箱监管”措施,设置一定的“观察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或处置。三是健全各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清理规范和修订完善边界宽泛、执行弹性大的监管执法规则和标准。

推行“社会监督员”和“体检员”机制

《报告》提出,本市将完善营商环境法治建设,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优化企业服务热线,充分发挥12345服务热线作用,针对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与政务服务、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有关诉求和问题,提供政策咨询、诉求受理、办理、督办、反馈、回访、评价全链条服务。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强化政策兑现,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改革成果。细化政策执行标准,政策出台时同步配套公开执行标准、流程、措施。推行政策兑现“一次办”,聚焦复工复产政策,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大厅设立政策兑现窗口,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兑现”。加强监督落实,推行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和政务服务“体检员”机制,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整改落实。

专题询问

昨天的会议上,多名人大代表对《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议案办理暨相关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了专题询问。

政务服务事项编制办事指南30万条

成燕红: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一些企业反映市区政务办理中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文件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如何解决?

市政务服务局: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对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梳理,目前全市市区街道、乡镇、社区11类政务服务事项9400余项编制了办事指南总数是30万条,详细的规范和办事指南当中的26个重点要素,确保了同一事项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

本市将构建“1+3+N”的开放格局

孙杰:下一步如何持续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

市商务局:我们目前在筹划升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打造国家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未来全市要构建“1+3+N”的开放格局。“1”是大兴机场自贸片区,“3”是打造3个各具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包括天竺综保区、大兴机场综保区、亦庄综保区。“N”是在全市打造多个开放“云团”。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相关新闻

万余名人大代表参与“两条例”检查

数据显示162个小区和111个村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7月17日至22日,全市三级人大代表开展了第一轮“两条例”身边检查,反馈了检查单。两条例即《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检查反馈已成立业主委员会或物管会的小区有2000多个,设置了四类垃圾桶、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小区比例较高,但是有162个小区和111个村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副主任杨中元介绍,这次“万名代表查身边,垃圾分类带头干”活动,共向全市三级13382名代表发放了检查单,12500名代表反馈了检查情况,参与率93.40%。实施检查的代表中,共有12316名代表进行了垃圾分类,参与率为98.53%。本次活动是一次对三级人大代表履职意识和三级人大工作联动能力的全面拉动和检验。代表认真参加检查,积极进行垃圾分类的“两个高参与率”,验证了市、区、乡镇人大工作的整体实效。

这次共检查了全市16个区333个街道、乡镇的4259个小区、3484个村,共7743个点位,覆盖面广,反馈数据连线成网,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全市“两条例”实施的基本状况。

垃圾分类情况方面,代表反馈的自检小区中,设置了四类垃圾桶、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小区比例较高,但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配备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面还需要加强。特别是通过数据比对,显示有162个小区和111个村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这个名单将交到各区进行自查,执法检查组也会进行复查,督促及时整改。

物业管理方面,这次检查反馈已成立业主委员会或物管会的小区有2000多个。说明随着物业条例的实施,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动各级组织力量,这项工作推进的力度明显加大。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还对有无物业服务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比对。数据显示,有物业的小区垃圾分类开展情况远远好于无物业小区。说明这次物业管理条例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一起查,通过提高物业覆盖面,促进垃圾分类与物业管理有机结合,依靠群众力量来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的路子是对的。

如何提高代表检查的覆盖率?各级人大工作部门有高招。西城区人大常委会7月15日召开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开展“两条例”身边检查部署会,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了任务和流程,还提前将“两条例”文本和身边检查的时间表、任务书、检查反馈单等发送两级人大代表,使代表提前了解掌握相关情况。

“两条例”身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帮助解决在保障服务代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建立代表通过网络向市人大常委会反馈检查结果和向所在街道人大代表工委反馈参与情况的“双反馈”机制。各街道人大代表工委通过街道代表联组微信工作群、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尽最大努力,广泛动员和督促代表参加检查,努力确保代表参与率。经过工作,西城区的市人大代表参与率为91.25%,区人大代表参与率为98.72%,三级代表综合参与率为97.45%。

顺义区北小营镇人大办工作人员介绍,除了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通知,考虑到本次需要在线填报问卷,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十多名年龄较大的代表,征得对方同意后,逐一上门,手把手帮忙操作,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全部参加了检查,并全部完成问卷填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