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最新表态的背后 纷纷折戟的“明星药”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0-08-05 17:38:52


世卫最新表态的背后,纷纷折戟的“明星药”

“没有特效药不等于无药可治,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援鄂医疗队长李海潮认为,积极做好防护就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总数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疫苗之外,找到一种特效药,被认为是终结新冠病毒的另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没有灵丹妙药,可能永远也不会有。”这是8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新冠特效药作出的最新表态。

这并非无迹可寻。

在此之前,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治疗疟疾和风湿病的药物氯喹、羟氯喹,抗艾滋病毒药物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商品名克力芝),以及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和α-干扰素的联合疗法,一度被认为是特效药的“明星选手”。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团结”试验所要验证疗效的核心药物——这项覆盖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国际临床试验,希望找到COVID-19的有效疗法,挽救生命。

然而,曾被寄予厚望的“明星药”接连折戟。继羟氯喹之后,7月4日,因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没有或几乎没有降低COVID-19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世卫组织叫停了这款“明星药”的“团结”试验。

但也不必过分悲观,“毕竟没有特效药不等于无药可治”。

4种治疗方案“入围”

自新冠病毒发现伊始,医学界就踏上了寻找克服新冠病毒“灵丹妙药”的征途,但路途坎坷。

“目前(大流行)情况仍很严峻。突发事件委员会建议各国参加“获取COVID-19工具加速计划”,参与相关临床试验,并为采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做好准备。一些疫苗现已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有效的疫苗可以帮助人们预防感染。然而,目前没有灵丹妙药,可能永远也不会有。”

据世卫组织中文网站消息,就在上周,世界卫生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就COVID-19举行会议,审查了当前的疾病大流行情况,8月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疫情媒体通报会上通报了前述最新论断。

这一悲观论调背后,是人们寄予厚望的“明星药”接连折戟。

测试一种药物对某种疾病是否有效,要借助严谨科学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给出答案。不过,这样的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对于COVID-19—这个仍在全球快速蔓延的传染病来说,等不起了。

全球协作可以让这一漫长的过程提速。

3月起,世卫组织在全球范围发起“团结”试验,原因在于它可以把临床试验所需时间减少80%,尽快找到COVID-19的有效疗法。

截至2020年7月1日,这项规模空前的“团结”试验已在21个国家招募到近5500名患者。世卫组织表达了这样的愿景:希望正在接受试验的一种或多种疗法最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并挽救生命。

最初,基于实验室、动物和临床研究证据,4种治疗方案进入“团结”试验选择范围,分别为: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α-干扰素;氯喹或羟氯喹。

这也是全球范围普遍采用的4种抗病毒治疗方案。其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α-干扰素、氯喹3种药物均写入中国的国家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并在一线救治中广泛应用。

“明星药”光环不再

羟氯喹最先“出局”。

羟氯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羟氯喹与氯喹相比,其结构多一个羟基基团,水溶性更好,且在保留原有氯喹药效同时,毒副作用显著降低。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六版和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磷酸氯喹(简称“氯喹”)均作为抗病毒药物被纳入。今年3月上海市发布的“2019 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则将羟氯喹和氯喹一并纳入治疗方案。

今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紧急使用授权”批准在医院中使用羟氯喹和氯喹对已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治疗。

6月17日,世卫组织宣布,停止“团结”试验中有关羟氯喹部分。因为有证据表明,与标准治疗相比,羟氯喹并没有降低COVID-19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紧随其后被叫停。

7月4日,世卫组织停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的临床试验。中期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治疗相比,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没有或几乎没有降低COVID-19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在此之前,来自中国的临床试验已经预示了这一结局。

3月19日,疫情发生以来首个新冠药物临床试验结果“出炉”。这项关于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由中国团队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研究显示,在COVID-19重症患者中,与常规治疗相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未能显著改善临床状况,未能降低死亡率,也未能减少患者病毒载量。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是艾滋病治疗领域的专家,他始终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效果持观望态度。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就曾提醒,如今被捧上神坛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还没有来自循证医学的数据支撑。

“人民的希望”会否落空?

与上述几款“明星药”齐名的,还有瑞德西韦。

在过去几个月里,这款由美国吉利徳公司研发的抗埃博拉病毒药物几乎家喻户晓。因其英文名Remdesivir的谐音,瑞德西韦被中国网民称作“人民的希望”。

瑞德西韦曾被用于治疗埃博拉的临床试验。它在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动物研究中产生了积极结果。由于这两种疾病也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所以研究者希望它可能对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有一些作用。

早在5月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发布了紧急使用授权,允许美国医疗机构治疗新冠重症患者时“紧急使用”瑞德西韦,瑞德西韦也是唯一获得此项授权的药物。5月底,瑞德西韦获英国批准,用于重症住院患者治疗。

就在几天前,经过加速审查程序,欧盟有条件地批准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身上使用瑞德西韦,这也是欧盟唯一批准的COVID-19抗病毒药物。

“人民的希望”交出的成绩单却有些差强人意。

4月29日晚,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布由中国团队进行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未观察到瑞德西韦联合标准疗法与标准疗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临床获益。简而言之,尽管瑞德西韦安全、耐受性好,但与安慰剂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益处。

该研究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接受媒体采访时打了个比方:“一开始我们想象瑞德西韦是清华北大的苗子,但是实际上他上不了,家长对他要求太高了。”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研究员斯瓦米娜坦表示,对瑞德西韦的试验还将继续,目前世卫组织无法明确将该种药物列为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二期试验将在几个月内开始。完成一期试验需要一些时间。各国随时可以发布紧急建议。但目前瑞德西韦无助于降低死亡率。世卫组织目前没有关于该药物的官方建议。”斯瓦米娜坦说。

这些试验结果也得到了来自疫情一线医疗救治实践的印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援鄂医疗队长李海潮曾经在武汉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长达60天。他坦言,临床救治中并没有发现明确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实际上,我们对抗病毒药物并没有寄予太高的期望,我们接手的部分重病患者在转入重症病区前曾经用过一些抗病毒药物,但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有些病人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反应。”

并非无药可治

但是,没有“特效药”,并不意味着面对新冠病毒我们就束手无策。

李海潮告诉记者,现行的医疗救治方案对COVID-19有着良好的效果。

他举例说,症状并不严重的轻症患者,也就是没有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新冠肺炎的病程基本都是自限性的,只需要正确的对症治疗就可自愈。

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来说,病毒造成了严重的肺部损害,应给予必要的吸氧或呼吸支持治疗,包括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同时要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系统损害,帮助患者度过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随后,绝大多数会从严重的呼吸衰竭中回复过来,逐渐摆脱呼吸机和氧疗,进入到恢复期。肺脏损伤及其他器官的损伤也将慢慢地开始修复或回复。

“没有特效药不等于无药可治,这完全是两个概念。”李海潮认为,人们不必对“特效药”的出现抱有“执念”,也不必为没有“特效药”而感到焦虑或悲观。积极做好防护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总数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加之充足的医疗资源,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会进一步下降,COVID-19的预后也会因此得到显著的改善。

谭德塞亦指出,为阻止疫情暴发,目前还是需要采取基本的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措施。检测、隔离和治疗病人,追踪和隔离与病人有过接触的人;提供信息,增强能力,倾听社区呼声;对个人来说,需要保持身体距离,戴口罩,经常洗手和咳嗽时远离他人。

“我们向民众和政府传达的信息很明确:所有这些都要做。”谭德塞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