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月土地市场热度稍减,杭北上广依旧“高烧不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前7月,杭州、北京、上海、广州4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均突破千亿元,成为土地市场强大“热源”,并且近期仍有地王出现,热点城市竞争依旧激烈。
7月份,土地市场热度略微消退,但这一市场上的“火炉”城市高温不减。
近日,多家机构发布了7月土地市场数据。数据显示,虽然土地市场整体的溢价率、楼面价格等依旧出现小幅上涨,但涨幅均有回落。不过,前7月依然有杭州、北京、上海、广州等4个城市卖地超千亿,成为土地市场强大“热源”,并且近期仍有地王出现,热点城市竞争依旧激烈。
多位分析人士均指出,7月地市仍然保持较高热度,但总体来看,成交量、地价和溢价率的向上动能已明显减弱,未来几个月或降温。
4城卖地过千亿
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成为土地市场上的四大“火炉”。
据易居研究院统计,前7月,上述四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均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1947亿、1645亿、1311亿和12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107%、39%和49%。
其中,杭州已连续三年高居全国土地出让金的榜首,2016年至今,其土地出让金额累计已超过万亿元。2016年,杭州土地出让金翻倍增长,达到1612亿元,2017年则首度超过2000亿元,此后两年也持续高居土地出让金榜首,远超其他城市。
另外,北上广这三大“火炉”也持续增温。上海7月单月成交17宗住宅用地,北京成交6宗、广州成交7宗。其中,上海市杨浦区江浦社区某地块,在7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经过近百轮的激烈争夺,以62.9亿元成交总价成为上海年内单价地王。其溢价率达到38.32%,超出上海7月平均溢价率15个百分点。
到了8月初,北京土地市场接棒,一宗不限地价的宅地被中海以79亿元竞得,溢价率达23%,成为北京年内成交总价最高的地块,该宗宅地同时跻身北京住宅历史总价第六名。
不过,尽管几大“火炉”依旧高温,全国数据却相对平和。从最能衡量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和价格等数据来看,土地市场依旧高温,但涨幅有所消减。
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40个典型城市移动平均土地成交均价为6041元/平方米,价格再创历史新高,环比上涨1.2%,不过涨幅明显收窄;土地成交溢价率为16.3%,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增幅同样明显减小。
对此,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指出,从拿地区域与城市来看,二线城市是房企布局重点,城市群以长三角热度最高。50家代表房企二线城市拿地面积占比为52.8%,长三角城市群拿地面积占比为28.3%。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保持了较快的供地节奏,同时优质土地的大量入市也带动了价格上涨。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一线城市累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上升59.3%。7月当月的楼面价也同比上涨37.2%。同时,7月溢价率为14.6%,同比去年增长9.6个百分点,环比上月增长6.4个百分点。
二三线城市则相对稳定。其中二线城市7月累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滑9.4%,当月楼面价同比下降0.7%;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的两个数据则分别为下降0.8%和上涨5.7%。
下半年政策或收紧
从企业端来看,拿地热情的分化还在持续。多位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土地市场持续火热的可能性不大。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50家代表房企中,31家房企逆势拿地扩储,如奥园、融信、绿城、龙光前7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但也有世茂、建业等房企前7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减少50%以上。
中指研究院还指出,部分房企7月拿地规模比今年前期下降明显。50家代表房企中,有24家在7月拿地金额低于前6个月的均值,其中阳光城等9家企业的下滑幅度超过50%。
黄瑜指出,在经历过二季度的充足补充后,50家代表房企7月拿地规模出现回调。结合销售来看的话,50家代表房企拿地强度有所减弱,拿地销售比均值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对此,也有头部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从中央近期的表态来看,房地产政策收紧可能性加大,尤其是部分热点城市出现“地王”,可能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政策变动可能会影响下半年的土地市场。
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不仅重申坚持“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强调坚持“三稳”目标,还特别提出,要抓紧建立住宅用地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公开各地土地储备和已出让土地建设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7月末以来,南京、东莞先后发布政策,提出住宅用地通过招拍挂出让需配建一定比例安居房,深圳也出台政策,减少商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
天风证券认为,未来供应增加或成为趋势,从深圳等地的调整来看,从土地的供应端进行调结构,加大住宅供应。对于土地供应不足的城市,或许未来从供应端的调节会成为重要趋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也指出,二季度土地市场较热,7月份热度仍有所延续,但量价向上的动能已经明显减弱,随着调控政策的收紧,未来几个月40城地市量价将有所回落。
(作者:宋兴国,蒋莎莎 编辑:李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