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太保发布“三地上市”后首份半年报,净利润142亿元同比降12.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苗艺伟
8月23日下午,首家在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保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 2020 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2354.81 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 2165.97 亿元,同比增长 4.2%;集团净利润142.39亿元,同比减少12.0%;集团营运利润为174.28亿元,同比增长28.1%。
分业务来看,中国太保的寿险新业务价值上半年增长承压,太保寿险业务上半年收入为1385.86亿元,同比仅增长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47元,同比下降17.2%;中国太保寿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112.28亿元,同比下降24.8%。
中国太保还在财报中披露,2020年上半年,中国太保营销员上半年月均人数为76.6万人,同比下降3.8%,而保险营销员每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为857元,同比降幅31.3%。
太保表示,这是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传统的代理人线下展业、增员和基础管理模式受阻。太保寿险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推动线上化经营,采取坚持优化人才增募、加强技能训练、强化新技术应用等多项举措推动营销员队伍转型升级。
太保产险方面,产险保险业务收入为766.72亿元,同比增加12.3%。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为98.3%,下降0.3个百分点;产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76亿元,同比下降5.2%。
太保表示,产险业务营收仍然取得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产险中的非车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9.1%,占比提升 4.9 个百分点,达38.2%;车险加强续保管理,推动增长动能转换;农险、责任险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农险实现原保费收入 62.74 亿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此外,太保安联健康险在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及健康管理费收入 40.22亿元,同比增长 52.7%,实现净利润 0.23 亿元。太保表示,公司紧紧抓住健康险市场发展的窗口期,推动寿险合作业务上半年增速达到 57.6%;此外,公司聚焦产险个人业务转型,加速产品升级,优化服务配置,助力太保产险个人健康险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增速达40.6%。
在集团投资板块,中国太保财报显示,2020 年上半年,本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 326.63 亿元,同比增长 10.0%,主要原因是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的增长;年化净投资收益率 4.4%,同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 384.29 亿元,同比增长 17.8%,主要原因是证券买卖收益以及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增长;年化总投资收益率 4.8%,同比持平。
分板块来看,截至 2020 年 6 月末,本公司债券投资占投资资产的 39.5%,较上年末减少 3.1 个百分点;权益类资产占投资资产的 15.5%,较上年末下降 0.2 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投资资产的 8.3%,与上年末持平;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 3,494.78 亿元,占投资资产的 22.5%,较上年末上升 1.6 个百分点。
在权益类资产板块,中国太保指出,公司将在市场策略研究支持下,严格遵循纪律性的战术配置流程,积极把握上半年权益市场战术机遇,维持平均配置中性。此外,公司在预期未来市场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积极做好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并把握战术机会,在市场利率反弹后积极配置长久期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延展资产久期。同时,在流动性可以承受的前提下加强对优质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的配置。考虑到固收市场仍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公司对于信用风险承担持续保持谨慎的态度。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中国太保也给出了自己对于行业判断,太保表示,从宏观环境看,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贸易摩擦和去全球化加剧,全球产业链、商业模式受到重大影响,经济短期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强。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信用违约风险继续呈现高发态势,对保险、资管业务可能存在较大不利影响。
二是从行业发展看,保险业正处于增速换档期、多年积累风险的集中释放期和保险发展模式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 阶段,“防风险、治乱象、严监管”趋势将延续,人身保险精算规定、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修订和车险综合改革将对行业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新冠疫情将会促进整个行业 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重塑行业经营模式,对依赖线下经营的传统保险公司带来挑战。保险业加快对外开放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是从公司经营看,极端气候、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等引发的巨灾风险和大额赔付风险仍然较高,新兴风险也对保险经营的稳定性造成潜在影响。公司 GDR 的发行和国际化战略 的推进,对公司治理和投资能力等方面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上述风险,太保表示将坚持做优主业、做精专业,加快推进转型 2.0,紧紧围绕转型目标,进一步加强宏观环境研判,通过科技赋能强化线上经营能力,持续提升风险评估与产品定价能力;全面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提升投研能力,不断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持续加强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处置机制,优化累积风险管控和再保险方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经营稳定和偿付能力充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