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舱消毒成头等大事 航空产业链探寻“安全港”
作者: 潘寅茹
机场成停机坪,航司停飞、裁员、破产接踵而至,原本在盛夏最为忙碌的全球航空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一夜入冬”。
“这是航空业30多年里所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林世伟(Steven Lien)在上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后也许会恢复常态,但疫情带来的影响会持续多年。”
出于对被感染的恐惧和担忧,各国政府相继出台限行令,客流量的急剧下滑给航空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当前多国政府已放松管制,但对疫情反复的担忧短时间依旧难以消除,也阻碍着民众出行的脚步。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此前的预判显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航空业2020年预期损失超过4000亿美元,且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将持续多年,全球航空客运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如果说,各国航司还能盼来些许政府的输血力避破产,但对于航空产业链上游的飞机制造商和供应商而言,根据旅客新需求点开展自救,或许是后疫情时代唯一的出路。
客舱清洁消毒成头等大事
中国民航业正在持续复苏。据中国民航局近期通报,7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77.7万小时,同比下降28.6%,环比增长13.8%。此外,暑运期间民航客流呈现持续回升态势。
后疫情时代,乘机旅客最关注什么?在6月下旬针对700余名航空常客的非正式匿名调查中,林世伟得到的答案是:疫情过后的航空旅行,以及乘坐飞机时的防护装备,“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人们在出行时会希望客舱更加干净,客舱内的饮用水更加卫生。”
业界普遍认为,全球航空业复苏的驱动力源自民众的飞行需求。因此,如何缓解民众“谈飞行色变”的焦虑,成为了全球航空业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虽然不是航司,但是产品覆盖值机柜台、客舱、飞机发动机、空中无线网络连接的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率先做出了尝试:为飞机客舱清洁量身打造了一款“紫外线客舱清洁(UVC)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林世伟介绍称,关于机舱清洁,传统方法是在机组人员出机舱后,用消毒湿巾擦拭所有的地方。
“疫情加重了人们对于客舱等密闭空间环境安全的担忧。这一清洁系统在10分钟内便可完成大中型航空公司机队客舱的清洁工作。”林世伟说。
在非典时期,据了解,为一架空客320之类的小飞机进行航班结束后的消毒需要6名勤务人员连续工作一小时,为波音747之类的大飞机消毒则需要一个半小时。
第一财经记者看到,霍尼韦尔的紫外线客舱清洁系统尺寸其实与飞机的饮料车相当,配备紫外线清洁灯臂,展开双臂,犹如一只展翅的飞鸟。这一设备可伸展至座位顶部扫掠客舱,从而完成客舱表面清洁工作。由于体积并不庞大,还可轻松地辗转于驾驶室和机舱,对座椅、靠背、托盘等逐一进行紫外线清洁。
林世伟提供的数据显示,大中型航空公司机队采用这一紫外线客舱清洁系统,10分钟内便可完成飞机客舱的清洁工作;对于机队规模超百架甚至更多的大中型航空公司来说,这一系统可将单次使用成本压缩至10美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类似机器人的抗疫产品原型由位于洛杉矶的Dimer LLC公司研发。7月初,霍尼韦尔和Dimer LLC宣布达成合作,获得后者的全球独家许可授权,霍尼韦尔可生产、推广并销售面向航空业的便携式紫外线设备。
目前,美国捷蓝航空(Jetblue)公司正在试用这款客舱清洁系统。“不仅国际航司,中国航司也对这个设备非常感兴趣。”林世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我们正在和多家中国航司接洽。”他还透露,争取在11月即将召开的第三届进口博览会上展示这款独特的紫外线客舱清洁设备。届时,也将是上述设备在大型国际展会上首次亮相。
此外,霍尼韦尔目前为航空出行提供两种版本的防护包,即乘客版和机组版,其中包括口罩等物资,适用于全球市场。在人体测温方面,霍尼韦尔还发布了集成化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快速初筛解决方案。
目前,随着疫情蔓延,许多航空公司已经开始使用静电消毒剂,这种消毒剂能在接触后杀死病毒。还有一种抗菌喷雾,这种喷雾能形成一层可持续30天的涂层。此外,也有航司正在研发一种能发射紫外线的手持消毒棒来进行消毒。同时在测试一种用于飞机表面的抗微生物涂层。
近日,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启航: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危机下的航空旅行指南》,敦促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协调一致,采取降低新冠疫情风险的措施,保持灵活性和针对性,确保全球航空运输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复苏”。
未来还看中国市场
疫情以来,林世伟没有离开中国,也见证了过去半年来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种种努力。“在中国,得益于政府的抗疫政策,中国国内的旅游市场正在变好,我的感觉已经恢复到了去年的七八成,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旅游业可能只恢复了20%~30%。我本人也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乘飞机在中国出行过。”他告诉记者,通过出行,他看到身边的乘客更多了,机场也逐渐活跃起来了。“这是个好现象。”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会长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Alexandre de Juniac)在最新一次的月度简报中提到,全球航空业恢复进展慢于预期,客运量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比我们原先预测的还要慢一年”,如果各国在防控疫情、研制疫苗等方面措施不力,航空客运量的恢复进展“可能更加迟滞”。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357万例,死亡病例超过81.1万例。
除了各国的抗疫政策带来的影响外,消费者信心的减弱、企业减少员工出差需求,也都影响着航空业的复苏。国际航空运输协会6月预测显示,全球航空业2020年亏损将超过840亿美元,经历迄今最惨淡的一年;全球航空业今年收入可能从去年的8380亿美元腰斩至4190亿美元,明年则有望回升至5980亿美元。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航空业发展,林世伟表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他看来,欧美地区的航司已经发展成熟,而以中国、东南亚为代表的航司则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后者的航空业发展速度甚至比经济增速要快。
林世伟说:“虽然今年的疫情带来了一些冲击,我们相信许多国家,尤其中国的航空业市场在接下来的十年会快速发展,这是个蓬勃发展的市场。”
目前,中国是霍尼韦尔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重要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在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中,霍尼韦尔提供了包括辅助动力系统、机轮与刹车、飞行控制工作包和导航工作包在内的四套技术解决方案。
今年5月,霍尼韦尔又加大了对华投资和布局,将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设在武汉,这是2020年第一家在武汉设立独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也是霍尼韦尔在全球布局的首个新兴市场总部,意在为企业新的增长点“探路”。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指出,当前中国民航企稳回升,先行复苏,为全球行业复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希望中国民航各相关方能积极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安全、统一和简化的旅客出行流程,为全球航空运输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参考。
(实习生肖夏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