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让利实体经济与可持续增长间寻求平衡
王一彤
36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已全数出炉。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下滑9.4%。在此背景下,上市银行会交出什么样的成绩格外引人关注。
从综合净利润增速、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净息差、业务结构等多方面看,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要在让利实体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间寻求最佳平衡,用尽可能合理、经济、科学的方式,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Wind数据显示,3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为-2.16%,半数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六家国有大行上半年净利润总和下滑11.2%,股份制银行净利下滑也较为明显。而城商行、农商行则普遍实现了正增长。这种净利润变动情况,符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大幅让利实体经济的宏观背景。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与中小银行在净利润增速上的差异,则与其发展周期、承担的让利实体经济职责大小、业务模式等因素有关。
上半年,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健,暂未出现不良贷款率大幅提高的现象。数据显示,有19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持平或下降;有17家环比有所上升,但幅度可控。但当下的稳健并不意味着未来无忧。事实上,囿于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经济环境,各方早已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资产质量下行发出警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疫情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一定时滞,预计有相当规模贷款的风险会延后暴露,未来不良贷款上升压力较大,对此要密切关注,提早谋划,积极应对。
在此背景下,上市银行未雨绸缪,普遍采取做实资产质量分类、补充资本金、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大幅计提拨备等手段,目的是备足抵御风险“弹药”,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数据显示,36家上市银行于今年上半年无一例外地加大了拨备计提,甚至与去年同期相比翻倍。8家上市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幅超过了50%。
下半年,银行业发展前景充满挑战。一方面,商业银行仍要做好让利工作;另一方面,不少银行又要力图实现净利润回升,追求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妥善应对资产质量下滑、不良风险暴露的压力。三方面因素叠加,可谓任务重、压力大。商业银行亟须破解的课题,是如何在让利实体经济和自身可持续发展间求得最佳平衡。
应对挑战,做好风险管控是基础。上半年,大多数商业银行净利润下滑,主要是支持疫情防控、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快风险化解的结果。由于风险暴露存在时滞,接下来,各类风险可能更多显现。郭树清指出,当前金融风险仍然易发高发,一些潜在隐患依然较大,包括存量风险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资金面宽松背景下市场乱象极易反弹回潮等,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冷静研判,未雨绸缪。
没有稳妥的风险管控,让利实体经济、实现利润回升就无从谈起。因此,做足拨备计提,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升抗风险能力,是下半年商业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使普惠金融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长期可持续业务,应当是特殊时期银行业应对挑战的有力抓手。普惠金融业务可谓银行驰援实体经济的主要商业性手段,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工序”。事实上,对于银行来说,让利实体经济与追求长期利润增长并不对立。当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时,商业银行可以借由让利实体经济,滋养企业获取中长期利润增益。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使之不局限于一种任务,而是真正成为一个长期可持续的重要业务板块。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将普惠金融服务培植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这需要以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规划为依托,需要以扎实的数据库、金融科技能力为支撑,需要搭建起线上线下的高效平台,如此才可能用现代化数字手段将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降下来、将风险控制住。而这正是当前承担着让利实体经济责任又追求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商业银行所应思考和破解的课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