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眼镜之都的第一电商代运营,如何扛过疫情危机?|落实“六稳”“六保”一线见闻
记者 | 伍洋宇
比起其他地区的人,江苏人更加知道国内最大的眼镜市场就在这里的一座小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
在丹阳火车站的正对面,是一片占地27亩的眼镜市场,叫做中国(丹阳)眼镜城。 这个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1小时车程、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2小时左右车程的市场,盘活了许多当地人的生意。
毫无疑问,有超过三十年产业积淀的丹阳是中国的眼镜之都。根据2018年的官方数据,当地有5万多人从事眼镜相关行业,年产镜架近2亿副,占全国总量的1/3;年产光学镜片和玻璃镜片3亿副,占国内总量的75%,世界总量的50%。
随着电商行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为全球最大的眼镜生产基地,丹阳人也把眼镜推上了淘宝等平台。据了解,2017年5月,丹阳上线中国眼镜产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截至2018年8月,丹阳眼镜行业的经营性网站、网店达1007家,全球线上销售额超25亿元。
在这之中,有人凭着为眼镜商家做电商代运营兴起一门生意来。并且,对机会抓得越早的人,收获也越多。丹阳本地电商代运营公司魔方网络的老板乔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家成立于2014的公司在丹阳本地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不过,一场疫情袭来,工厂停工、运力衰减、消费力下降,眼镜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经历了不好过的日子,其中也包括魔方网络。
好在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疫情状况已经得到了控制,各行各业的运转效率也在逐步向从前恢复。乔超说,公司今年的营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无论是自身努力也好、外界帮助也好,总算是扛过来了。
代运营困境
“从今年来说,我们业务的咨询量没那么多了,一些业务的成单率也没那么高了。”乔超说。
正常而言,魔方网络过去每个月都能接触15个至20个意向客户,其中至少能成一单。但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是咨询方面门可罗雀,一共只谈成了两个单子。
不仅如此,疫情发生后的半年内,魔方网络此前谈好的合作也陷入了瓶颈,“我们年前谈了差不多有4家,已经确定好要做线上渠道了,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延期了。”在这之前,魔方已经为对方制作了初步运营计划,而这都暂时成为了“空谈”。
事实上,今年有多方观点和数据表明,疫情促使商家更加重视线上渠道。乔超对此解释称,他所接触的眼镜贸易公司大都在回款上遇到了困难,资金链出现问题后连公司运作都很难保证。这样以线下门店为根基的公司,只能是第一时间稳定线下、搁置线上。
同大多数代运营公司的商业模式一样,魔方网络的收入构成是服务费+销售提成。前述四份合作中止后,魔方上半年的服务费收入直接减少近60万元。
销售提成方面的情况也不乐观。作为生活中的非消耗品,眼镜并没有太受到疫情期间线上消费热潮的提振,至少乔超手上的店铺销量大都“同比去年下滑得比较厉害”。而他在观察到这一情况后,直接免去了这些店铺的提成。
“商家那边也会有成本,比如说客服、仓库,整体行情很差的情况下,肯定不能收他们的(提成)。”乔超说。“因为都合作了这么多年,关系也比较好,我们商量着说,‘我们能共同度过疫情’。”
如果是前两年的行情,魔方网络每年在单店的提成就可达15万至20万。按照公司同期运维八九家店铺来计算,再加上已经损失的60万服务费,魔方网络在上半年的收入已经同比少去约150万元。
这个数字还没有大到足够影响公司的生死,但已经让公司由高速增长转为下滑。
六年前刚刚成立的时候,魔方网络只是一家帮人拍摄眼镜产品、做美工的“小作坊”。但由于三四线城市很难找到擅长运营的人,一些客户开始拜托团队托管网店,代运营才慢慢成为了这家公司的主要生意。截至目前,眼镜品类的项目收入仍然占到魔方网络总收入的70%。
乔超回忆,或许是切入得早,一年之后这个业务就步入了正轨。“2015年是一个转折,我们的业务发展比较快,同期运维的网店日产值在行业内也算高的,一家店一天的收入在1500元到2000元。”后来的几年,魔方网络年收入的增速保持在1.5倍左右,只是在今年按下了急停键。
事实上,2020年有关经济的主题已经并非增长。在“六保”任务由中央提出后,六稳六保成为了贯彻今年的思想。
“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分别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中,为了能够长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需要首先建立的就是“底线思维”。
乔超的想法其实也是如此,“今年的发展还是稳步进行。”
寻找新出路
在大环境下行的背景下,像魔方网络一样体量的中小创业公司所掌握的主动权并不多,乔超的策略是修炼“内功”。
在团队上,乔超一方面对员工加大培训,另一方面也趁着机会招揽人才,尤其为招到了一位业内有名的摄影师而感到高兴。业务方面,他也开始张罗团队重新拍摄产品图,对淘宝店铺的详情页进行优化。
事实上,在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之下,镜架产品的设计风格早就脱离了单调,除了玳瑁、仿木、牛仔布等风格,还有板材架和金属架搭配的混搭风格,再结合雕刻、镶嵌等工艺,每款眼镜都有自己所对应的受众。
乔超所说的内功之一,就是要根据镜框的材质和镜片的功能,决定产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再根据店铺的数据做精细化运营。
此外,团队还要在市场上的火热产品相似度极高的情况下,为同期运营店铺的设计风格找到差异化的包装方式。“不能全盯在一种上面,不然他们自身之间就会产生竞争。”乔超说。
一个既定事实是,疫情之后,产品的爆款期已经不可避免地延长。所谓产品爆发期,是指魔方网络会根据同行的数据定一个销量基点,通常是一天100副至200副,达到这一付费效果后即可脱离推广期。以往,一款新品最长只需要两个月,“今年已经大概要6个月起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乔超知道在稳定内部的同时还要在外部开源。
共患难的这段时间,魔方网络得到了很多来自客户的帮助。“我们的一些老客户,会在他们的圈子里帮我们做一些宣传。”乔超说。
魔方网络上半年以来接触到的客户,基本都是本地规模偏大或是集团性的公司,不仅有许多本地和外地的电商代运营同行想竞争合作,对方老板本身日程就很繁忙。“如果说没有他们的引荐,我都基本上见不到他们的老板,也谈不了这些事情。”乔超表示。
当地政府也在提供类似的帮助。疫情发生后,丹阳本地乡镇政府曾组织过关于线上销售的公开课,邀请了二三十家线下各个产业的公司人员,主讲人就是乔超。
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公开课的内容就是一场“线上教育”,学习线上渠道如何能提高毛利率、又如何能抵抗风险。而对于乔超来说,这场活动就是对魔方网络进行的一次品牌宣传。“虽然业务上还没有具体签约的(公司),但至少对提高我们在本地的知名度是有好处的。”
除此之外,政府还免去了魔方网络在当地科创园办公室的六个月租金。
作为丹阳眼镜产业链上的一环,乔超也听说了上游供应链的状况,这里发生的不仅仅是停工和常规订单减少。
据介绍,每年3月和9月,在上海和北京分别有一个眼镜行业展,由于疫情原因先后都被取消了。而不少丹阳本地眼镜工厂和贸易商的营业额是以这两个展为主,能占到年收入30%至40%。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乔超其实有一个挺强烈的意愿,他想要借助各方力量在当地做一个电商产业孵化园。有了这片营地后,当地想要做线上渠道的商家就可以很便利地找来,获取一切整合在园区的技术、场地、物流、供应链等资源。
在他看来,丹阳本地工厂除了有经验积累,在产品上并没有太大优势,“我们希望线上的群体去影响线下,做一些差异化、有卖点的产品。”
关于这个想法,他曾经向当地政府领导反映过,但最后发现这件事的难点不在于政府牵头。乔超坦言,目前丹阳本地的电商代运营数量不算多,仅有四五家,同行之间还是以竞争关系为主,交流意愿并不强烈就很难聚集到一起。此外,在他看来丹阳本地商家线上化还没有来到爆发期。
即便如此,他未来可能还是会尝试继续推动,因为经历过这场危机后,他对于手头这门生意还是生出更多信任,“我觉得相对现在来说,线上仍然是一个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渠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