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倍LPR”利率新规冲击联合贷?某银行从业者:不行就撤回资金
来源:消金界
原创 徐大宇
蚂蚁集团的利润奶牛,1.7万亿元的联合贷款规模正面临挑战。
据腾讯科技报道,知情人士周一透露,金融监管机构计划限制蚂蚁集团(Ant Group)向借款人收取消费贷款的利率,此举可能抑制这家金融科技巨头在准备大规模首次公开募股之际的最大营收驱动力。
这意味着蚂蚁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包括借呗、花呗产品以及小微企业助贷业务等的微贷业务面临收缩风险,而消费信贷是蚂蚁集团的重要收入来源。
事实上,就算监管没有给蚂蚁套上15.4%的“利率上限紧箍咒”。在银行纷纷加大自营产品的背景之下,“银行+互联网”的联合贷款业务也不如之前开展的那么顺利。
再加上即将下发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则再一次将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互联网金控集团推向了风口浪尖。
一系列政策调控下,一些资金方开始谨慎起来。
“15.4%利率上限文件没有完全正式落地,我们也处在观望状态。不行就撤回资金,随时做好壮士断腕的打算。”一家银行的信贷专员告诉消金界。
银行层面的担忧是,以往在与蚂蚁等头部助贷平台合作时,由于后者的风控技术和流量优势,已经没有太多的议价权。如果助贷机构的利率不符合规定,监管可能会反向追索至给其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银行面临的监管本就比金融科技公司强得多,万一因为合作方不守规矩而招致监管上门,那时麻烦可就大了。”上述人士表示。
据一位接近百信银行的人士表示,只有助贷平台对客利率调整到15.4%以下,才会与之开展新增联合贷款、助贷业务,“存量业务也会压降利率”。
压缩助贷体量
受一系列政策影响的,不止是蚂蚁集团。
一家位于广州的股份制银行,与京东金融联合放贷,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针对这部分的合作业务,“之前一个员工每天有180户催收案件量,现在人均只有130户。7月份入催量明显减少了30%。”一位合作方称。
这位合作方称,京东金融管控很严,催收业务大多自主开展。只有经高层谈判,银行才能拿回一部分自己出资的业务开展催收工作。
京东金融的资产质量表现较为优秀,逾期平稳,因此人均催收量长期以来也较为稳定。上述人士估计,前端压缩合作规模,导致了人均催收量的降低。
一家北方股份制银行同样在压缩与互联网平台的助贷规模。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大约压缩了X%(想知道具体压缩幅度,请关注“消金界”,后台回复“蚂蚁助贷”)的蚂蚁集团助贷体量。
事实上,不止头部股份行在缩减规模、腰部银行也在压缩助贷体量,不过他们的原因却截然不同。
一位山东省内的民营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从年初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压缩与蚂蚁集团合作的助贷业务。
“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我们就陆续停掉与借呗的联合贷业务合作。蚂蚁给中小银行的客户不够优质,利差不够大,同时坏账率风险高,所以一般中小银行都停止与其合作了,跟监管倒没有太多关系。”上述人士说道。
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蚂蚁集团在和银行开展助贷、联合贷合作时,采取“看人下菜”的策略,给头部银行优质客户,将腰部、尾部客户甩给中小银行。这导致中小银行利润薄、逾期风险相对较高。
转向以自营产品考核业绩
助贷、联合贷在整个消费金融大环境中究竟占据着一个怎样的位置?
根据人民银行公开数据,截至2019年末,中国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余额为9.92万亿元。
抛去7万亿元的银行信用卡待偿余额,将近3万亿元左右的个人信贷规模主要由互联网平台放出。其中助贷、联合贷规模占了大头。
换句话说,大多数银行非常依赖蚂蚁集团、京东金融等金融科技公司。
一旦压缩助贷体量,银行能拿出什么替代方案?
答案很简单,开展自营业务。事实上,这种趋势从去年就已开始。
今年疫情影响之下,趋势更加明显。
由于疫情导致助贷平台用户逾期率走高,再加上监管对互联网巨头手握小贷牌照,却放出天量资金的做法收紧,多家银行选择推广自营产品。
“从2020年伊始,渤海银行就开始大举收缩助贷业务,年初推的抗疫勇士贷,就是结合疫情开展的自营产品。”一位接近渤海银行人士说道。
据他介绍,所有到期的存量助贷业务,没有强担保都不做了。
甚至一些总行在考核员工绩效时,也“回归到了传统”,开始以自营产品放款量考核员工业绩。
其他银行也存在大幅收缩助贷敞口、加大自营产品力度。
民生银行便是典型例子。
民生银行在与教育平台合作时,剔除掉了中介,以自营模式给教育平台直接授信。
如果风控能力强,去中介化的自营产品确实能产生更多利润。
据零壹财经报道,银行自营现金贷利润,除掉对客利率(18%以内)、资金成本(4%以上)、风控成本(即“人员工资+数据成本+坏账”,总和为3%左右)、获客成本(不等)后,总利润在8%-10%左右。
与之相比,消费金融的助贷和联合贷款业务,利润高的大约为7%-8%,利润低的也就4%-6%,利润空间都不及银行自营现金贷。
而且银行自营现金贷在利润之外最大的好处是,银行在经营中有主动权,不会出现之前“资金方跪舔蚂蚁集团求合作”的诡异景象。
但问题是,更多的中小银行缺乏足够的风控技术能力和流量资源,在以往的消费金融产业链中担当的更多是资金通道角色。
如果监管真的大幅度压缩他们和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助贷规模,头部股份行当然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但腰部、尾部金融机构要如何存活呢?
占据流量和风控技术优势的头部金融科技公司,无疑可以通过助贷帮助腰部、尾部银行快速起量。他们能舍得这块肥肉吗?
小结
部分投资人的投资策略是紧盯市场周期,市场低迷时大幅买入优质资产,因为这时优质资产价格更低。
同样的,在头部银行压缩与互联网平台助贷合作体量时,那些有野心扩增个人信贷余额的银行,在符合监管利率规定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采取逆向思维,加大合作规模,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头部公司,以技术创新适应监管的灵活性较高,一旦监管明确,他们势必也会做出调整。一来监管已经肯定了助贷这种合作模式,二来各方也会考虑盈利问题。参与各方会在现有模式中再次创新与升级。
事实上,一些城商行也有此打算,并加强了与巨头的合作。在他们眼中,发力虽晚,但等到了好时机。
毕竟“锦上添花人人会,雪中送炭情更真”。更何况巨头冲刺上市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合作伙伴的助力。而互联网平台对于新增合作伙伴,可能不会如之前那么强势。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股神的话,在这里,适不适用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