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北京市商务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2020年9月8日在北京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2017年7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里讲到中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开放。那次会议之后我参加了一些小范围的座谈,还有在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就讲金融业迎来了一次大开放的高潮。很多朋友不相信,包括在外资金融机构的朋友,他们说我们不相信中国政府能够真正地放开金融市场,让外资的金融机构能够真正进来。
但是我们很快就看到,2017年8月份39号文宣布马上订立开放的时间表、路线图,当年11月份首次公布了开放的时间表。随后的两三年,实际上是两次把开放的时间表往前提,到今年4月1号,把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限制全部放开了以后,股权限制方面实际上清零了。4月1号当天贝莱德、路博迈就提出了申请,希望能够取得相关的资质牌照。贝莱德的牌照前一段时间已经批准了,这都是非常庞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有其他大的金融机构,如果在2017年的时候真正能够相信中国政府是真心实意把金融市场开放,他们动手就会更早一些。
负面清单股权限制放开,应该只是金融开放的一部分,实际上我观察后面金融开放的情况,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可能需要不断地往前推进:
除了股权限制以外,从牌照发放的标准,以及营运过程中间的国民待遇问题,我认为还处于不断梳理的过程,中间还是有一些差别。因为本身《外商投资法》中间,金融行业的一些开放情况和其他行业相比有一些特殊性。还有,其他的行业可能有一些差别待遇的条款,体现在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中间;而对金融业来讲,可能还有一部分体现在部门规章中间,还要进一步很细致地梳理。中美第一阶段金融协议中间有很多内容,不光涉及到股权限制的问题,还有很多业务进一步放开的问题。这方面后续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总的方向上,开放的大门是越开越大的。
另外还有一个悬念值得关注,就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我们现在服务贸易,金融领域,在“模式1”跨境交付模式上实际上还没有全部开放。有了这个负面清单以后,哪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跟其他的内资待遇一致的地方就会列出来。这个跨境服务贸易的负面清单今年要公布,以后我估计也会是只减不增、不断压缩,也就是说这个开放的大门也是越开越大的。而且跨境交付的形式,一方面会对推动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有直接作用——这可能会带来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另一方面,会带来服务贸易的第三次解绑,服务贸易的供给和需求,尤其是金融的供给和需求空间上的解绑。去年世界经济论坛讲全球化4.0最大的推动力,金融领域方面的开放也伴随着数字经济的成长。金融业逐步开放,很可能成为今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