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新产品缘何爆发式增长?
上海证券报
□桂浩明
近期,有不少个人投资者反映,申购新股越来越难了。虽然几乎每天都有若干新股发行,但是他们却感到中签的机会并不多。在前两年,如果每次都顶格申购的话,一年累积下来总会有不菲的收获,而今年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了。
现行的新股发行,分网上与网下两种形式,其中网上发行面向所有拥有一定数量股票市值的投资者,在申购量超过发行量的时候,通过摇号确定获得配售的投资者。而网下发行则主要面向不同类型的拥有相应股票市值的机构投资者,先向它们询价以确定是否入围,再按比例进行配售。在过去,新股网下发行部分虽然比网上要多,但差距不是太大,而且因为存在回拨机制,有时网下部分还会向网上回拨,这使得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多少也增加了中签的机会。而现在,一方面为强化网下机构投资者报价约束,引导各类投资者理性参与,网下发行配售数量占比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板块的新股在网下发行时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从而也降低了个人投资者获得新股配售的概率。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券商开发了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新股申购产品,也就是以组建基金的形式,获得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新股的机会,这样这些个人投资者也就有望间接获得较高的新股申购收益。而为了降低风险,有的券商还设计了现金买入股票又融券做空的模式,以确保基金所持股票市值的安全,其盈利模式就是锁定底仓风险,专门攫取申购新股的收益。据一些机构的测算,按今年上半年的新股发行情况,可以模拟出全年的申购收益为15%以上。这样高的收益,令时下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打新产品数量暴增。
应该说,上述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了投资者对于投资机会有着敏锐的触觉,十分善于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构建能够获取尽可能高的新股收益的模式,并且迅速地予以组织化、产品化,从而把握住了这一新的盈利机会。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打新风险很低,几乎可以不计,以致获得新股配售在市场上被称为是“中奖”。而当越来越多的打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时,也让一些市场人士感到了担忧。那么假如申购新股能够获得15%以上的无风险收益,会不会导致部分对风险比较敏感的资金不再留在二级市场呢?毕竟在二级市场买入底仓用以申购新股与通过参与二级市场交易获利,是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因此,当这种以谋取一、二级市场差价为主的产品不断增加后,所带来的市场效应也是复杂的。虽然,申购新股的收益率会因总体申购资金规模日渐扩大而逐步下降,但是在仍然有着吸引力的收益率面前,还会吸引一部分投资者去追求无风险收益。
当今打新产品爆增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合理性,而打新收益向网下倾斜,也有其内在的原因。但有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如果打新没有风险而收益奇高,这不是成熟市场的表现,它的出现以及进一步的显性化,表明随着各项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打新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的格局,早晚是会结束的。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