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报
【白酒投资日报】高端酒风向标从茅台转向了五粮液?
【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批发量增283%透露什么信号?
【硬核研报】新能源车引领变革,这个行业再度迎来红利期?国内市占率超6成,国际市占率近3成,行业龙头地位“有点稳”>>
【硬核研报】 碳排放“元凶”已找到,能源结构将迎重大变革!扣非净利暴增130%,电解铝龙头最佳机遇期已至
这些“坑“不要踩!牛年牛市“私募销售魔术”曝光:包装大V、“全程监督”、“超低管理费”层出不穷
来源: 资本深潜号
牛年又逢牛市,挂钩股市的理财产品“旺销”似乎是必然。
在各种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之外,面向高净值客户的私募产品也格外受欢迎。
但在私募销售领域,在“面向高端”、“盈亏自负”的“外皮”之下,各种“话术”流传其中,也让这个市场在孕育投资机会的同时,平添了若干“风险”,“误解”。
从早年的“新三板投资”,到后来的“资金池”,直至现在的所谓“股票大腕”、“民间高手”、面貌更替之下,是销售平台的“用心”和投资人的“良苦”。
01
“知名”“大V”鱼龙混杂
私募销售市场最大的“鱼龙混杂“来自于“五花八门”的投资机构。与公募机构极为严格的管制不同,私募机构的门槛要低得多,数量也要大的多——仅行业协会备案的就曾经有数万家至多。
以目前行业来看,业内既有高毅、景林、淡水泉这样的500亿到上千亿的行业头部机构,也有许多公募或券商出身、50亿到100亿的中坚机构。
更多的是,规模较小,公司治理水平不一、甚至投资水平不高且单纯依赖销售平台来推动发行的机构。后者是整个行业的风险源头之一。
比如,一些销售平台力推的“新人”、“大V”即是如此。把一些没有太多大资金管理能力的个人推向市场,除了把这些大V的“粉丝”转化为投资人,进而从管理规模中“渔利”外,真正长期业绩出色的案例极少。
类似的还有许多销售平台都力推的私募大赛也是如此,达到的效果也近似。用短期排名把部分“大V”、"排名靠前"的机构选拔出来,再通过销售渠道卖出去,至于长期收益和回报,就很难“描述”了。
02
“银行全程监管”
如果说,选拔“大V”是产品端做的“手脚”的话,销售端的“手段”则更多了。
比如,不少销售平台力推的“银行全程监管”即是“手段”之一。
首先要澄清的是,在通常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管理法规中,“监管”是指政府机关依法依规对金融机构和市场进行监督、指导、管理和控制的行为。而银行依法通常执行的是“销售”和“托管”职能。
相关行政法规中,鲜见所谓的“银行全程监管”的功能描述,那么所谓的“银行全程监管”指的是什么呢?
在一些销售平台上,关于银行全程监管的描述似乎是涉及销售、申赎、划转等“重要功能”的集合。
但根据业内人士分析,上述的所谓“全程监管”,似乎是指投资者在决定购买某个产品时,打款至某银行的账户而已。
而考虑到这个账户的拥有人是代销机构。银行本身没有动力,也不大可能对入户资金的投向和使用做严格的监督管理。这和法律规定的“托管”职能有较大不同。
还有私募业人士表示,除非在合同中明确某家银行为“托管机构”。否则,银行在这类基金销售销售行为中,通常仅仅是担任“过路行”角色。即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个处理投资者申购与赎回的账户而已。
03
“超低管理费”
类似的容易引发“误导”的还有部分理财产品的费率设置。
在一些销售平台上,一些当家产品被描述为投资管理费仅为0.3%上下,明显低于私募行业管理费率1~2%的常规区间。
那么是那些产品特别让利么?
答案并非如此,在查阅一些产品的相关合同后我们发现,不少私募产品的合同里,除了约定0.3%的投资管理费外,还额外设置了1.7%的固定投资顾问费。
两者相加与业内绩优私募2%的管理费率恰好相等。这看上去似乎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寓言的现代版本。
牛年有牛市,牛市捕牛基,这是普通投资者的朴素愿望,而这个愿望需要全行业上下来守护,投资者自己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