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预见2021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蓝刊
目前中国消费、服务业离常态仍有差距,该需求缺口或正是未来经济动能。前期持续的社融扩张与贷款利率下行都似已现转折,政策退潮大势所趋。
伍戈/文
入冬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海外疫情也有加速上升的态势。然而,与第一波疫情不同,世界经济似已呈“免疫”特征,即确诊和死亡人数屡创新高但经济波澜不惊。
究其原因,各国封锁措施已更具针对性,需求刺激仍规模空前;此外,不少行业似较快适应线下办公向线上转变,供给韧性显著提升。受疫情冬季复发影响,海外经济景气指标PMI由抬升转为平缓,整体修复速度开始放慢,但修复方向并未改变。总体而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明显递减,这构成预见经济最重要的假设前提。
缺口所在,动能所在?疫情冲击引致了诸多尚未弥合的缺口。海外来看,需求回升但供给未能跟上,供给缺口明显。尽管未来海外供给能力有望逐步修复,但微观证据表明,订单往往存在一定“黏性”,短期内不易迅速转移,中国出口仍能有所作为。国内来看,疫情对民众某些消费习惯等影响或是永久性的,但参照历史上西班牙流感和亚洲流感等重大疫情的经历,整体服务消费回到疫情前可以期待。目前中国消费、服务业离常态仍有差距,该需求缺口或正是未来经济动能。
前期持续的社融扩张与贷款利率下行都似已现转折,政策退潮大势所趋。但历史表明,前期社融收缩与经济增长拐点之间往往存在6个月左右的时滞。政策转向并不必然意味经济立即转向。随着政策收敛及经济扩张惯性消退,房地产动能有望回落,赤字率降低后基建走弱。年中过后,整体经济动能或将趋缓。在前期政策的滞后影响及外需支撑下,上半年经济走强和利率上行仍将持续,这与基数干扰无必然关联;下半年或社融持续收敛,利率随经济而回落。周而复始,改变的是疫情,未改的或仍是货币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经济修复,通胀抬升?价格应是经济中最为敏感的变量。尽管疫情冲击后经济急剧变化,但本轮价格波动波澜不惊。在前期全球货币、财政政策大力刺激下,未来通胀是否会卷土重来?近期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扬,是否预示经济修复背景下通胀开始加速?过去当一国受到需求冲击时,整体价格往往随之大起大落。但这次疫情显著不同,其供给冲击特征明显,且需求也受到重挫,供需同时收缩使得价格下降反而有限。疫后经济修复的过程中,供需双方也都在回升,两者同时扩张使得价格抬升也相对温和。
历史来看,货币财政大力刺激过后,如果还叠加库存处于低位,那么大概率全球通胀是会起来的,本轮或也不例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全球通胀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如果其房地产、基建投资趋势向下,全球似乎都很难有显著的价格抬升态势。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边际递减,加之各国刺激政策的持续发酵,价格向上爬坡依然大势所趋。不过,缺失中国房地产、基建投资动能的积极支撑,并考虑到疫后供给面改善对价格的压制作用,全球以及中国的整体通胀过程或难言强劲。
二次疫情,二次冲击?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似已成为国人心中的纠结选择。冬季疫情复发,虽纷纷扰扰,但其来临已是预料之中。好消息是,冬去春来,疫情季节性缓解或规律使然。
与第一波疫情不同,在全球刺激性政策等支撑下,目前整体需求并不羸弱。返乡路途的机会成本明显提升后,就地过年有望成为老百姓的重要选择。这确实会抑制交通等服务消费,但或将有利于劳动力的供给。二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在所难免,但冲击强度或在冬末春初有所收敛。在此之前宏观政策有望平稳,此后回归常态或更为明晰。彻底摆脱疫情困扰仍取决于全球疫苗接种,这也是2021年值得期待的。
(作者为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获得2020年“远见杯”中国经济月度预测第一名,2020年“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