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抓准灰犀牛 精准拆弹房地产领域风险
每经评论员 薛晖
日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在经济学语境里,灰犀牛是一种比喻,意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诚如郭树清所言,房地产的金融风险正在积累。2020年房企违约债务达222只,约是2019年的4倍,其中重点房企债券违约涉及金额接近170亿元。而2021年,到期债务规模预计将达12448亿元,同比增长36%,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
从家庭方面而言,因购房而形成的债务风险亦引起了有关方面重视。2020年4月《中国金融》杂志官方微信号刊发了央行调查统计司的调研报告《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户均253.0万元,占家庭总资产的八成。实物资产中,74.2%为住房资产,户均住房资产187.8万元,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家庭负债方面,房贷是家庭负债的基本构成。有负债的居民家庭中,76.8%的家庭有住房贷款,占家庭总负债的比重为75.9%。
可见,无论房企和购房人,债务风险都不容小觑。
有鉴于此,监管层一直在多管齐下降低风险。据贝壳研究院统计,自2020年7月以来,有8个城市和地区总计14次发布了与购房资格有关的政策,有22个省市总计31次发布了房地产贷款相关的政策,调控政策中涉及打击假离婚、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等违规行为,通过调整首付款比例、贷款资格等手段打击炒房。
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指导下,各地方和部门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打补丁堵漏洞,凡此种种就是为了防范灰犀牛。
然而,种种防范的措施,总有些被动防御的意味。由于难以确认哪只才是最可能惹麻烦的灰犀牛,因而就难以反守为攻。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站在那里喊“看,那里有灰犀牛”,而是圈定哪只才是危险的犀牛。按郭树清的话,就是要“对问题隐患精准拆弹”。“精准”的意思就是,既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也要防止漏网之鱼。毕竟,房地产关乎国计民生;毕竟,百姓正常的居住需求还是要保障和支持的。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精准查出最危险的灰犀牛。此前,有关方面给房企划出了融资“三道红线”,实际上就是对房企的债务风险进行甄别——谁踩的线多,谁的风险等级就高,就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控或制订“拆弹”预案。
然而,目前针对购房端债务风险的监控和监管措施并不多。上文中提及的央行统计司的调研报告,以及一些大学的相关调查,也都是基于抽样统计,而非普查。这样的研究,其结论只能是“有灰犀牛”,但并不能确认它到底在哪里。
由于家庭与个人资产和负债的数据尚未做到全面和透明,就给精准拆弹带来了难度。因此,健全国民的资产、负债以及信用风险体系是当务之急,唯如此,才能抓准灰犀牛,精准拆弹房地产领域风险。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