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兰:工业互联网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复苏 操作系统等瓶颈待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1-03-08 17:39:33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工业互联网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复苏,操作系统等瓶颈待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三年部署工业互联网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介绍,目前中国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80个,连接工业设备达6000万台(套),已推动40万家工业企业上云。

疫情以来,工业互联网充分发挥数据汇聚、资源调度、数据分析等优势,调度防疫物资,打通产业链堵点,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加快了制造业的复苏。大量企业从早期的观望开始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

尤其是,工业互联网降低了大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也提升了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有利于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她指出,相较国外而言,中国工业互联网在产业基础、生态建设、应用场景上仍存在“大而不强”等问题。未来需要在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等方面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夯实产业基础,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

疫情加速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

《21世纪》:持续一年多的疫情,对中国工业互联网意味着什么?

徐晓兰:疫情使广大企业深刻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和红利,令他们从最早观望到开始进入,再到现在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使得企业大幅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加快了制造业的复苏。

第一,充分发挥数据汇聚、资源调度、数据分析等优势,提升疫情中应急处置效率。

第二,帮助制造企业快速定位上游供应商,提升原料采购效率,实现了关键物资的快速发现和配置。

第三,帮助企业升级生产模式,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工业互联网以精准的数据分析替代笼统的经验判断,全面优化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制造工艺和生产服务资源配置。

第四,帮助企业提前预判市场变化,提升市场波动下生产业务智能决策水平,帮助企业预测市场变化,实现智能化的按需生产。

第五,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信贷服务,帮助制造企业将生产数据作为融资信贷评估依据,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21世纪》: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在防疫物资、医药产业链上有哪些布局?

徐晓兰:疫情期间,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了5600余家单位的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发布物资有效需求8700多万件、供给5000多万件,服务1075家单位。

我们主动建设了核酸产业链监测平台,目前已汇聚全部19家核酸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以及3972家检测机构的基础数据。

此外,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我们主动承担了疫苗生产流通使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打通疫苗全生命周期数据,提前研判疫苗需求,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全国疫苗接种机制优化改进。

《21世纪》:在保障产业链完整上,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发挥了哪些作用?面临哪些困难?

徐晓兰:在重点行业产业链方面,中心现在已经覆盖了8条产业链上下游135万家企业的相关数据资源,根据这些数据现在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全产业链环节的产业链图谱和产业链地图,这为企业提供了最具针对性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整体数字化转型;同时支撑政府实时掌握产业链运行状态,及时发现产业链断点、堵点风险。

当前主要是数据汇聚较为困难,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数据共享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合作,形成贯穿整个产业链的数据链条,更好的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21世纪》:在数字化转型上,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进度如何?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徐晓兰:根据来自山东、江苏、湖南、广东、重庆市的684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仅不到10%的中小企业处于深度应用阶段,超过60%中小企业数字化设备连接率低于40%,近50%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覆盖率低于40%、设备联网率低于40%,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数字化转型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现有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覆盖率和设备联网率较低。

二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不强。中小企业面临营收下滑、融资困难等问题,无法承受数字化转型的高昂成本。

三是中小企业缺乏大量数字化领域人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知名度低、工资待遇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无法对数字化领域优秀人才产生足够吸引力。

《21世纪》: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徐晓兰: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脚步。

一是工业互联网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工业软件云化、平台化,利用低代码开发与敏捷高效的运营方式加快工业软件平台化和APP化的速度,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和强安全”的轻量化应用,赋能中小企业迅速形成自身数字化能力。

二是工业互联网提升了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工业互联网推动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上云用云,提升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是工业互联网有利于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正在推动形成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协同发展机制,大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生产系统和管理流程,中小企业则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低成本、灵活的方式补齐数字化能力短板。

操作系统等产业基础仍存短板

《21世纪》:中外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新一轮数字化转型中表现如何?对中国而言,存在哪些差距?

徐晓兰:疫情以来,各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脚步普遍加速。相较而言,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基础坚实、技术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劲。我国工业门类齐全、规模居全球首位,但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在产业基础、生态建设、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筑牢。我国数字化转型基础相对薄弱,在工业硬件、工业软件、集成应用方面缺少核心技术。

二是生态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工业模型、微服务组件、工业APP均处于浅层次应用水平,数据和应用无法实现跨平台适配对接。

三是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拓展。数据价值挖掘尚未深度挖掘,致使常见数字化应用以生产优化类和管理优化类为主,难以作用于生态协作场景。

《21世纪》:今年你在提案中提到了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问题,目前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的现状如何?

徐晓兰:目前常用国内外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有:VxWorks、FreeRTOS、Embedded Linux、QNX、μC/OS-Ⅱ、SylixOS、RT-Thread等。

全球半导体行业权威媒体EE Times发布的《2019年嵌入式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国外Embedded Linux、FreeRTOS、Ubuntu、Debian、Texas Instruments RTOS、VxWorks、QNX、µC/OS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7%。

《21世纪》:相较国外,国产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差距主要在什么地方?

徐晓兰:一是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整体发展起步晚、底子薄,缺乏调度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自给率不足。

二是自主生态碎片化严重,应用推广难。我国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尚未打通软硬件适配壁垒,缺少完整自主生态体系,难以大范围推广。

三是系统框架开源,自主控制力缺失。现有国产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框架普遍是在开源框架基础上做定制修改,开源社区大多由国外维护。

四是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较长时间内,无法取得任何收益,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我国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产权流失也较为严重。

《21世纪》:针对这一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徐晓兰:首先,应当实施大政策、大平台、大工程、大项目“四大战略”,加快形成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自主可控发展体系。通过发布行动计划、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提升国产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战略高度。

其次,应建立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产业自主可控联盟,建立软硬件适配标准,构建包括处理器、接口标准、云平台等自主可控生态圈,推动整个国产软硬件系统性国产化替代。

此外,攻关自主研发技术,打造自主可控建设框架。同时,破除人才体制机制障碍,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才队伍。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夏旭田 编辑:李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