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管出手!银行这类产品消失,真相是……
当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不能含有“养老”二字。下一步,若发行含有“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必须获得监管部门认证。这是中证君从多位银行人士处了解到的。
某银行经理:
冠以“养老”实则换个马甲玩噱头
“保险、银行、基金都推出了养老理财产品。虽然选择多了,但产品大多数雷同。”一位买过银行养老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表示。
某银行经理向中证君透露,大多数银行发行的养老型理财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并无差别。
打着“养老”旗号的理财产品被指“特色不鲜明”。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表示,市场现有的银行养老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在1年以下和3年以下的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87.2%和94.0%,资产投向集中于高流动性、短期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较同期发行的其他理财产品缺乏竞争力,与现有普通理财产品的区分度不大,导致养老理财产品特色不鲜明、缺乏吸引力。
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坦言,“现在大家谈到的养老理财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理财,产品也不是针对养老客户发行的。”他认为,未来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应更能够体现保障客户养老特色。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020年10月曾谈到,对于养老金融改革发展,总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就是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业内人士:
发行 “养老”理财产品需监管认证
针对养老理财产品“概念秀”, “从去年年中开始,监管部门就进行了相关指导(即当前发行的产品中不得含有‘养老’二字)。”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证君。
上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高管称,监管部门之所以下发指导,目的在于推动养老金融的发展。未来,会有专门的养老理财出现,其规则、监管等需要统一。“因此暂时不让银行理财产品冠名‘养老’,主要还是为了鼓励、统筹这方面的发展。”
中证君查询中国理财网,并没有发现包含“养老”字样的银行理财产品。
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
某国有大行资管部相关人士向中证君透露,下一步,若银行要发行含有“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必须获得监管部门认证。
理财子公司:
养老金融业务优势明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居民个人养老金融需求和养老第三支柱的快速发展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重大机遇。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基于规模大、长期限的特点,在银行理财进军权益市场的过程中,养老理财的“长钱”能够发挥价值投资优势,降低股票换手率和资产价格的波动性,能有效抬高长期获取稳定收益的概率。此外,养老产品有望对接一些期限在3至5年的高质量非标资产,从而有利于拉高产品整体收益率,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与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相比,银行在网点渠道、客户基础、品牌价值等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法询金融资管研究部总经理周毅钦认为,理财子公司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后成为独立法人,更是可以深度参与养老金这一“蓝海”市场。
《2020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认为,将理财子公司纳入养老金体系,理财子公司产品纳入养老基金投资范围,可打通银行渠道、养老资金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 “一石三鸟”之效:一是通过银行渠道促进储蓄向第三支柱的转化,降低高储蓄率的同时提升第三支柱规模;二是将储蓄转化为直投资金,可极大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我国企业的负债率;三是可以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融资发展,促进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不过,银行理财子公司“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提供产品投资服务的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投资的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各种平台,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