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守英:农业需要有一场要素重组的革命
首先是土地的问题,其次是农业经营者的成长,第三是农业要素重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守英在3月20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作主题演讲时表示,讨论乡村振兴越来越热了,而且弥漫着一种浪漫的情怀。但目前中国农村亟需扫除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障碍。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列在首位,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
“现在农业发展越来越单一,回报越来越低,也进行了土地的流转,也进行了规模化,但是从事规模化的这些人越来越内卷。”刘守英认为,中国农业的“业”问题不解决,农业回报难以提升,回报越来越低,就越没有新的要素进来促进农业。这又会反过来进一步阻碍农业发展。
为此,他呼吁,“农业需要有一场要素重组的革命。当然,首先是土地的问题,其次是农业经营者的成长,第三是农业要素重组。”
同场的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周其仁则认为,讨论乡村振兴不应单从乡村着眼,而应该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看国民经济对乡村、对农业、对农民还有哪些潜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是发展乡村、振兴乡村最重要的一个可能性的机会。
“农业在城市经济当中的占比太小了,不足以引起注意。”周其仁表示,虽然农业非常靠近消费的中心,有很好的商业设施、很好的物流基础,也有大量的科研力量,但是在城市经济的决策当中,农业的比例太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周其仁分析,农村发展不好是过去为别人提供服务过程中比例较低,提供的产品数量质量不够多,解决的路径就是要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通过给别的部门、别的区域提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来获得富裕,获得自我建设的资本。
那么,农村要发展的产业,一定是农业吗?该如何看待农村“非农化”?
周其仁认为,农村“非农化”在乡村振兴中贡献的就业机会不应被过高估计。“还是要把注意力首先集中放到农业这个主导产业上来。”
周其仁分析,一定要从大城市周围开始突破。城市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农民应该把科技加入到农业中,为城市供应高质量的、新鲜的农产品。未来五年到十年,城市周边的农产品供应有很大的发展和调整空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