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营贷流入楼市,应该考问谁?
今年一季度以来,经营贷成为监管部门和银行业内的高频词。目前,各地监管部门陆续公布经营贷流入楼市的调查情况,严查力度空前。
梳理经营贷流入楼市的参与主体可以发现,基本有三类:借款人、贷款中介和银行。其中,借款人和贷款中介,是被“围堵和考问”的对象。正是因为借款人的一时冲动,助推了经营贷资金的变相使用,贷款中介则在其中扮演了炒作行为“怂恿者”的角色,而银行也在资金的审查和监控中有所“失职”。
贷款中介游走于借款人和银行客户经理中间,利用普通借款人对商业银行借款信息的不对称,赚取差价。他们不仅对各家银行的贷款品种和价格了如指掌,更是能随时捕捉信贷政策的最新动态。
在此次严查启动之时,央行曾公布过一个数据,2020年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而这20%的增幅背后,正是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融资的支持力度。
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经营贷利率一降再降,一度从5%下调至3.85%;而同期的房贷利率普遍在5%至6%区间。对利率“敏感”的贷款中介,马上盯上了这一“利率差”所带来的套利空间。
于是,本是支持实体经济的经营贷,却通过贷款中介的各种操作涌入楼市,成为助推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资金源。
正如日前广东银保监局公布的调查结果,在已发现的违规行为中,有相当部分的贷款出现了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包装”助推者的身影。涉嫌违规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中介机构过桥垫资套取经营贷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过转手多次后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购房首付款等。
贷款中介在助推经营贷流入楼市的链条中无疑是最应被注意的角色。但投放资金并对资金用途有贷前审查和贷后监控义务的银行,则在其中又扮演一个较为微妙的角色。
根据监管要求,银行要对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情况进行自查。自查,即银行对已投放的经营贷进行合规检查,这其中需要直面自己的“失职”。
一家华东地区风险管理部人士坦言,自查包括对客户真实财务状况、企业经营状况的跟踪,这其中就会发现不少纰漏。自查还包括对资金流向的穿透,但每一家银行只能在自己账户体系内自查,无法穿透跨行转账后的资金流向。
“在贷前走访中,确实有个别信贷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业绩而故意忽略风险。”华东地区某银行业务人士透露,客户经理通过与客户接触,可以预判客户的真实资金用途,但在客户资料齐全、能提供资金用途证明的情况下,便会“放行”。此次自查的重点之一,就是这些可疑对象的经营贷资金流向。
经营贷是支持小微企业的重点信贷产品之一,在去年各项支持政策的指标要求中,银行分支机构和基层客户经理均被分摊到任务。优质小微企业被各家银行“争抢”之下,如何将信贷额度合规投放出去,成为很大的压力。
前述银行业务人士坦言,在银行投放指标的考核之下,不排除一些客户经理只追求形式合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将资金投放了出去。
今年年初以来的一系列严查行动,能否就此完善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
今年的宏观金融政策已经定调,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工作报告亦明确提及,“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虽然相比2020年有所下调,但小微贷款的投放,已经连续两年处于较高的增速,已经有了不小的基数。这也意味着,今年经营贷的投放力度和价格不太会有明显变化。
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各大商业银行新增贷款都有中小微贷款最低占比的规定,经营贷投放的压力仍然较大;另一方面,随着楼市调控强度加大,房贷利率会相应上升,这样一来,经营贷和房贷利率之间的“剪刀差”会扩大。
在李宇嘉看来,严打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关乎楼市的稳定,应成为今年房地产调控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借款人、贷款中介还是银行,都难辞其咎。用权力换私利,用违规换指标,合规经营意识淡薄,利益诱惑之下铤而走险,终究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