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彩礼贷”:违法失度 焉能“贷”来幸福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1-03-22 12:45:08


原标题:违法失度,焉能“贷”来幸福

来源:安徽日报

■ 胡旭

最近,某城商行在消费信贷领域开发出所谓“彩礼贷”信贷产品引发广泛争议。把消费信贷产品命名为“彩礼贷”,可能是搏眼球的商业宣传噱头,殊不知,这一做法已经触犯了法律规定。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彩礼贷”的商业宣传显然违背了公序良俗,于理于法皆存在重大瑕疵,对此银行内部的合法合规性审查环节竟然形同虚设,足以表明部分金融机构亟须持续强化法治意识。

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竞争压力相对较大,由此造就城商行创新意识较强、运营机制较为灵活。瞄准入职不久的年轻人结婚成家的潜在需求,量身定制特色化的信贷产品,缓解部分年轻人因为成家立业带来的短期较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为银行赢得更大的客户群体和相对稳定优质的信贷资产,本无可厚非。但法治的红线碰不得,任何形式的产品服务创新绝不能触碰甚至挑战法律法规边界,这也是“彩礼贷”对于各金融机构的普遍警示所在。

事实上,一些银行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边缘游走,在灰色地带搞所谓“变通”并不鲜见。近期,各地监管部门正在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向楼市,其中就有一些银行及其从业人员充当不光彩的“幕后推手”。深圳监管部门近期通报了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套路,曝光了一些银行员工误导客户套取经营性贷款买房、客户经理在微信公众号不规范开展业务宣传等违规操作。部分银行业内部人员以逐利为目的“钻空子”,诱导客户“越界”,内外串谋,将旨在为中小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的“经营贷”产品“带偏”,这些已经查处的案例充分显示,合法合规意识淡漠、遇到监管红线就搞“绕道”“变通”,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内部不容忽视的风险源头。

所谓的“彩礼货”,还显示出一些银行正在想方设法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过度借贷消费,包括贷款旅游、贷款买首饰,货款从事奢侈性消费,这种助推居民个人超出承受水平过度“加杠杆”的做法存在很大隐忧。全社会宏观杠杆水平主要包括企业、政府和居民个人三大部门。目前普遍的共识是,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并不高,这也是金融稳定运行的重要根基。但必须看到,居民总体杠杆水平正在持续上升,一些城市的监测显示居民总体负债率已经超过80%。很多居民家庭和个人之所以存在较大短期性开支压力,原因就在于背负了房贷、车贷等负担。这种状况下,如果再通过各类消费贷引导居民从事不必要的高消费,留下的是越来越沉重的债务负担。居民个人的风险承受水平及偿债能力与企业等机构相比存在更大的脆弱性,只要一部分居民偿债能力不足就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信贷风险,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正是源于居民部门的债务违约。

一些银行乐于宣扬“‘贷’来的幸福”,但如果守不住合法适度的底线,“贷”来的只能是沉重负担甚至是更大的风险隐患。理性消费,适度负债,才是“稳稳的幸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