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通胀隐现里拉惨遭“吊打” 中国年内加息概率几许?
作者:叶麦穗
土耳其货币里拉又被“吊打”!3月22日,里拉兑美元汇率开盘暴跌,跌幅一度超过15%,最低跌至1美元兑换8.485里拉,接近历史最低水平,收盘跌幅虽然有所收窄,但全日仍然下跌7.14%。
由于里拉大幅波动,土耳其政府自2019年以来,已经撤换了三任央行行长。土耳其里拉可能是全球主要货币中,波动最为剧烈的品种,其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兑美元的跌幅都超过10%。其中2018年和2020年的跌幅甚至超过20%,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情况也极度危险。
对此,道明证券策略师克里斯蒂安·马吉奥认为,未来几天,里拉还将贬值10%-15%。“此次改革显示了土耳其反复无常的政策决定,特别是在货币问题(和风险)方面。”
新兴国家加息周期或开启
对于里拉的大幅波动,业内认为始于2018年。
当年,美联储加息拖垮了土耳其经济,在美元上涨趋势下,该国出现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等问题,为了维持里拉的币值稳定,不得不大幅加息。直到今年2月份,土耳其通胀率依然高达15%,超该国央行预定目标的3倍。
为遏制通胀,土耳其频繁出台加息政策。
据统计,自2020年11月前行长阿巴尔上任以后,土耳其央行将基准利率从10.25%上调至15%;2020年12月加息至17%;今年3月18日又将利率上调200个基点至19%。
3月11日,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经济体,美国通过了高达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然而,这一次其他央行没有选择跟随,由于无法忍受美元引起的本国货币贬值和通胀,新兴经济体接二连三选择加息。
巴西央行于3月17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75%,超过市场预期的加息50个基点,这是巴西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
3月18日晚间,土耳其央行也宣布加息,将关键利率上调200个基点至19%。土耳其央行表示,考虑到通胀上行风险,决定提前实施强有力的紧缩政策,并且将在较长时期内果断维持紧缩政策。“如有必要,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紧接着,俄罗斯央行于3月1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4.5%,这是俄罗斯自2018年底以来首次提高基准利率。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对此认为,全球非美经济体的加息周期或将开启。接下来存在加息预期的经济体主要有印度、韩国、马来西亚等。印度为全球第三大原油净进口国,输入性通胀压力较高。印度2020年以来已降息115基点(金融危机期间降息425基点),而韩国的出口持续超预期带来经济修复和通胀预期提升。
根据彭博预测,至2022年,韩国将加息一次,幅度25基点。韩国2020年以来,已降息75基点(金融危机期间降息325基点)。
彭博还预测,马来西亚将在未来2年加息1次,幅度25基点,马来西亚2020年以来已降息125基点(金融危机期间降息150基点)。而泰国的加息预期背景是疫苗接种下旅游业有望开始复苏,将在未来2年加息1次。而泰国2020年以来,已降息75基点(金融危机期间降息375基点)。
与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相比,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则选择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央行3月19日宣布,继续将短期利率维持在--0.1%的水平,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英国央行3月18日表示,由于疫情下的英国经济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历史低位,同时维持8950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计划。澳大利亚央行3月初也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历史低位不变。
中国年内会加息吗?
面对变幻莫测的局势,中国会加息吗?多名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来看,加息的概率不大。而3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年期LPR利率是3.85%,5年期LPR利率是4.65%,与上期保持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我国情况好于这部分新兴经济体,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经济仍处于领先恢复中,暂不必对美国通胀升温和新兴经济体开启加息潮过分担忧。
安信证券分析师池光胜认为, 中国当前方向性收紧货币政策的概率不高。首先,虽然海外通胀预期会对国内物价产生一定的外溢效应,但考虑到国内资本存量增速下降主要来自于制造业资本存量下降,因此,输入性通胀对国内PPI的传导可能会比较高效,但预计对CPI的影响相对较低。 同时考虑到基数等原因,预计PPI下半年趋于下行。因此,输入性通胀导致国内货币政策方向性收紧的概率较低。
其次,中国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的概率极低。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在疫情后率先复工复产,2020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将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2021年我国也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市场稳步对外开放,对外资吸引力增强。 经济基本盘持续改善和金融深化改革开放决定了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的概率极低。
2020年5月,中国货币政策就逐步开始转向正常化,当前货币政策已处于正常区间,而非像发达经济体一样维持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货币政策明显收敛的概率也不高。但是,很难判断资金宽松何时结束,在货币政策难以方向性收紧的背景下,预计未来资金利率上行的幅度可能也不会太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