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硬科技仍是中国未来投资最佳标的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地处深圳福田核心金融区域的投资大厦,是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这栋建筑的对面,便是深交所。从深创投的办公室望出去,深交所偌大的滚动屏上一个个上市公司的代码便映入眼帘,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笑称“我们的所投企业有94家在深交所上市,经常在上面看到它们的名字”。
作为深圳市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过去20多年,在深圳这片改革的沃土上,深创投经历了中国创投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从黑暗中摸索到行业蓬勃发展、从小众市场到万众瞩目的过程。谈及深圳对创投行业的支持,倪泽望这样总结: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超前眼光,使得它在各个阶段都有合乎时宜的支持创投发展的政策,而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的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机制,更是为创业投资在深圳超常规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市场化沃土
孕育创新因子
1999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的生日,深创投也正式挂牌。最初注册资本为7亿元,其中5亿元来自深圳市财政,另外2亿元来自市场化股东。“深圳在当时能下决心这样做是需要一定魄力和远见的,同时深圳市为深创投提供了充分市场化的发展环境,”倪泽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正是由于当年制定的一系列投资决策流程、激励约束机制,不是由政府部门投票参与投资决策,而是按照真正的风险投资模式运作,才奠定了深创投的市场化基础,使得深创投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通过不断创新,深创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创投发展路径:“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
2001年,尽管不乏质疑声,深创投仍开始了在全国的布局,首批在上海、哈尔滨、武汉、西安、成都等5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后续网络遍布各地,使得深创投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找到最优质的投资标的;2002年,深创投联合新加坡大华银行等机构发起设立了内地第一只中外合资创投基金,投资一些在香港或新加坡境外上市的项目;2003年底,深创投成立了国内创业投资行业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强化了创投人才培养和投研结合;2007年初,成立了全国第一只政府引导创投子基金,联合苏州市政府、苏州国发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苏州国发创新资本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政府引导性创投基金的先河。2009年创业板的开板,让本土创投迎来了黄金时代,首批28家挂牌企业中,深创投成功命中1家;2019年科创板开启,首批25家挂牌企业中,深创投投资的高达4家,全面领先于同行。
当初艰难迈出的每一步,往回看都成功地踩准了节奏,构成了向上跨越的每一级。深创投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形成了本土创投的投资风格和打法。
截至目前,深创投投资企业数量、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均居国内创投行业第一位:已投资项目1119个,累计投资金额约517亿元,其中167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6个资本市场上市,307个项目已退出(含IPO)。
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倪泽望眼中,相比公司能赚多少钱,他更看重深创投创造的社会意义:第一、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促进了国内以深圳为代表的一批城市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快速成长;第二、通过20年的摸索、实践,形成了一套本土风投成熟、完备的打法。在这个过程中,深创投被称为创投行业的“黄埔军校”,培养和输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让整个行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从全球来看,目前风险投资最活跃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中国,而正是由于风险投资活跃,这两个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或者说科技创新的速度,相比其他国家快很多,所以风险投资或者创业投资这个行业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他补充道。
硬科技投资
必须有落地场景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之际,深创投投资企业奇安信在科创板首发挂牌,成为深创投成立以来助推上市的第167家投资企业、2020年上市的第11家投资企业。至此,深创投在科创板上已斩获13家企业,约占科创板全部上市企业数的9.3%。
硬科技投资之王,已经俨然成为深创投一个鲜明的标签。
“科创板的确给中国的创投机构、硬科技企业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会,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今年创业板也开始实行注册制,给更多的企业加速进入资本市场创造了机会。企业能够有上市的机会,创投机构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创投资金才能更高效地扶持更多优秀企业创造价值。”倪泽望说。
深创投对于中国经济和创新企业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它抓住了改革开放以后一批以制造业为主的成长型企业,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新材料、医疗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通讯技术、半导体等硬科技项目。
用倪泽望的话来说,重技术创新、不追热点是深创投一贯坚持的做法。“实际上我们不是特别赞成去追这些独角兽的风口,所以深圳的、包括全国各地的一些独角兽,深创投都没有太多的参与进去,前几年很热的AR/VR,现在流行的人工智能,都是巨大的风口,很多企业和投资机构,挤进去了,我们则相对很冷静。”他说。
对于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倪泽望特别强调,首先要考虑这些企业技术的落地场景,如果仅是科研产品、实验室产品,找不到应用场景和市场场景的话,是很难成功的。“技术发展还没到那一步,如果去拔苗助长是做不成的。”
谈到互联网赛道投资,倪泽望表示这是深创投的痛点。他认为本土投资机构与美元基金在投资逻辑和打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些创新的互联网项目,大家的风险研判有所差异,互联网企业早期的投资额度都比较大,盈利模式也不清晰,实际上每个投资决策,投资团队都承受很大的压力,深创投在这类项目的投资方面也在不断地跟美元基金学习。
“现在很难再找到像当年消费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投资机会和领域了,虽说偶尔可能会冒出一两个来,但是大规模的机会是不多了。”他说。
平台化国际化战略践行
在倪泽望看来,创投行业平台化转型是应对各种挑战的最佳策略,“创业投资这个行业是合作多于竞争的,把更多行业的更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开放型的生态平台,有助于为被投企业带来全方位的服务,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内资本的运作效率,更有助于平台上各类企业的互利共赢和高质量发展。”倪泽望说。
过去的一年,倪泽望也在为深创投的国际化奔走,“在目前这个阶段,全球技术创新更加一体化,通过投资为中国带来或者引进更多符合‘国家战略’的先进技术,创投机构要发挥重要作用。深创投在海外已经开始布局,组建的美国、欧洲、以色列团队都在开展业务,不断摸索海外投资的打法,疫情过后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吸引到更多全球的先进技术和全球的先进人才到中国来。”
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但深创投的人员规模和管理资金规模都在增加,投资脚步也并没有放缓,不论是从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上都比去年有所增加,而预期这个节奏下半年会持续,全年的投资会超过去年。
在倪泽望眼中,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期,或许那些颠覆现在、创造未来的企业就在身边,而中国硬科技的技术,依旧是下一轮投资的最佳标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