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热评丨从“百强县”榜单读懂中国经济
近日发布的“县域经济100强(2020)榜单”显示,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从百强县榜单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读懂中国经济。
“百强县”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地方特色产业,每个地方都“有几把刷子”。排名第23位的福建南安市,石材产量连续10年占全国65%以上,是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排名第31位的江苏省丹阳市,眼镜片产量占全国75%以上、全球50%以上,被称为“中国眼镜之都”。对县域经济来说仅仅靠模仿和复制,打造的只是一副“好看的皮囊”;而因地制宜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则是成就“有趣的灵魂”。与“好看的皮囊”相比,“有趣的灵魂”能让经济走得更远、更快。
“百强县”在全国众多县域中胜出,还胜在民营经济搭台、科技创新唱戏。据统计,“百强县”域内上市公司达到258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有209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百强县”域内上市公司2019年度研发投入合计达320.29亿,创历史最高水平。投资者熟知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如特变电工、华海药业、普洛药业、长电科技、爱康科技等都出自“百强县”。民营经济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只有千方百计搞好民营经济这汪活水,才能做大做强做优县域经济。
对比近3年来的数据发现,“百强县”在加快摆脱投资依赖路径,“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力量更加均衡。2017年“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投资为主动力;但是到2019年,这两个数字分别降到4.59万亿元和45.6%,表明以“百强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已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并重的经济结构,消费更旺盛、要素吸附能力更强,“富民”和“强县”并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
我国县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0%、人口占全国的3/5、国民生产总值的1/3。县域经济的兴衰关乎中国经济的兴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疫情挑战严峻的大背景下,读懂“百强县”发展过程透出的重要信息并加以借鉴,是中国经济从容经受“千锤百炼”的紧迫课题。
·央视财经评论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