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厘清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重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涛(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日前召开的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可以看到,之所以强调这些,应该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从经济角度看,由于全球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挑战,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料。在此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发展目标和政策做了适当调整,如: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并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降低;继去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后,今年进一步把就业放到核心地位,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实际上,如果就业出现问题,则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性就难以保障;而就业能否稳住,则取决于企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二是从金融角度来看,事实上金融已经与实体经济密切结合在一起了,成为核心政策工具,而实体的兴衰也制约着金融业的发展前景。早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措施。
应该说,进一步强调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一是为了确保基本金融服务不受影响,使得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压力,企业起码能够活下来;二是在渡过难关之后,还能够继续发展下去,更好地维持就业和保民生;三是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各方信心,促使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更加理性。
此外,稳企业保就业还需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对此,一是应当促使金融机构更加深入地研究不同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从客户角度来思考真正的金融需求痛点;二是要把握好支持的目标企业,比如不同行业的企业金融需求差异较大,而且不能泛泛支持那些发展能力差、就业贡献低的企业;三是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背景情况,需动态考量金融支持方式,如实现信贷服务周期和产品设计的差异性;四是不能为了达到相关衡量指标,而“一股脑”地快速给予支持,因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也需监管者把握好;五是除了信贷资金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配套金融需求,比如,有时为了实现信贷匹配,反而更加需要保险、担保等风险管理手段跟上。
需要看到,此轮强调金融服务实体,除了动员金融机构自身积极性,央行也已经出台诸多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此,为了更好地保障这些工具落地见效,需从多方面予以考虑。一是这些也相当于政策性金融功能的落地,实际上是通过商业银行来转移和传递这些支持,那么就需要央行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同时完善政策传导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能够传递到位。比如相关风险,究竟多少在表内,多少在表外。通过完善激励相容的模式,对于希望金融机构承担的应有责任和功能,通过监管指标的细化,在工作层面加强指导和落实。二是从金融机构自身的层面,一方面需看到强调承担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已经是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支持实体过程中寻找新的共赢路径,因此需要尽快进行理念、模式、规则的进一步转型优化。
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我们看到,这些都与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目标密切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速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中长期融资需求突出,但却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波动”的发展特征,与传统信贷模式存在某种错配。因此需要创新模式。一是由监管部门引导和督促大型银行发挥“头雁”作用,带动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到支持生态之中。二是银行自身还需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长期的新兴产业“输血”的渠道。三是适度放宽对银行不良、考核时间跨度的把握,从而提高银行的业务积极性。四是不能只靠信贷资金,还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实现多层次的中长期资金配套。
当然,稳企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仍然离不开小微金融问题。除了现有货币金融政策之外,中央要求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主要针对的也应是中小微企业,这些在新形势下都需加以统筹考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