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回暖成掘金风向标,国网、宝马、华为、宁德时代等加速布局
记者 | 席菁华
随着新冠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逐渐缓解,充电桩市场开始好转。
8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月度止跌回升,充电桩市场回暖,增量趋于正常水平。
该联盟统计数据显示,6-7月,充电桩新增投建数量均维持在近8000台的水平。
其中,7月新增公共类充电桩7800台,同比增长26.8%。截至今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4.1万台,同比增加27.6%。
截至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为56.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6万台,直流充电桩24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分别占比57.6%、42.4%、0.09%。
今年1-7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同比下降49.9%,维持较低增速水平。这主要是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低迷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当天发布的月度信息发布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9.6万辆和48.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1.7%和32.8%。
过去五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5年的58.3万辆增加至2019年的381万辆。
同期,充电桩保有量从6.6万台大幅跃升到121.9万台,增长约17.5倍,车桩比从8.8∶1下降至3.1∶1。
充电桩建设提速,源于近年来政策举措的不断完善。
2019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补贴将从新能源汽车购置环节转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年初,充电桩建设跻身“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促使各地出台了新一轮车桩补贴,充电桩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
例如,6月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制定充电桩优化布局方案,2022年新建不少于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100座左右换电站。
据艾瑞咨询研究所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范畴,有望再次激发市场活力,充电桩行业将迎来关键发展期,预计2025年投资建设规模将达187.6亿元。
此外,充电桩政策及补贴逐渐向运营端转移,充电桩企业运营及盈利能力提高,并将带动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
随着各利好政策的推出,更多玩家加码充电桩建设。
4月23日,华为发布消息称,将发布一款名为HUAWEI HiCharger的直流快速充电桩模块,与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展开合作。
两大电网也纷纷宣布启动新一轮的充电设施布局。
其中,国家电网计划今年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南方电网计划未来四年充电桩投资251亿元,共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
宝马汽车公司宣布与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国网电动)展开合作,预计今年底为车主提供超过27万个充电桩。
7月27日,国网电动发布消息称,其与北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2021年6月底前合作建设100座换电站,服务全国不少于1万台换电车辆。
进军该领域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3月6日,宁德时代和福建百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局充电桩。
7月17日,宁德时代与北汽新能源签署车电分离项目合约,开始进军换电运营领域。
特斯拉也宣布,今年将在国内建造4000余个超级充电桩。
目前看,中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的特点依然延续。
截至7月,全国规模化充电运营商共24家,运营充电桩累计数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共八家,分别为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依威能源、上汽安悦、中国普天和深圳车电网。
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运营充电桩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16.3万台、13.3万台和8.8万台。
上述八家企业充电桩数量总计50.1万台,在全国占比达88.6%,其余运营商的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11.4%。
除充电桩外,换电模式也再次受到政策与市场的力捧。
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补贴新政,明确指出起售价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但支持换电模式的车辆例外,以此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这一新政于7月22日正式生效。
7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换电模式车型,也会支持北京、海南等地方开展试点进行推广。
截至7月,全国换电站总量共457座,其中北京市为拥有换电站数量最多的城市,达184座,占比40.26%,其次为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拥有换电站59座和48座,占比12.9%和10.5%。
全国主要换电运营商分别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它们的换电站总量分别为222座、141座和94座,分别占比48.58%、30.85和20.57%。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