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吴研究所
银行
首份银行中报如何?聚焦资产质量波动
事件:上市银行首份中报披露,江苏银行盈利增长3.49%,相比一季度12.8%的高增速明显降速,二季度单季下滑5.1%,业绩符合理性投资者预期。
观点:随着中报披露,我们继续强调前期判断:①银行股中报盈利同比下滑,但降幅位于合理范围内;②银行股财务报告滞后,市场预期已经先行触底,当前时点建议积极增持,看好中报落地后估值回升,实现绝对收益。
投资要点
江苏银行信用减值大幅上升拖累盈利,未来新生成不良仍可能有压力。
①市场目前最关注银行资产质量,江苏银行6月末不良率小幅降低1BP至1.37%,不良贷款余额156.2亿元,比期初增加12.63亿元。此外,上半年核销贷款32.16亿元,意味着新生成不良贷款超过44.79亿元(由于未考虑清收等其它处置金额,实际新生成不良贷款金额会更高),由此测算,年化不良贷款新生成率超过0.86%,而该指标2018、2019年、2019H1分别为0.71%、0.68%、0.62%,资产质量压力已有所显现。我们判断,今年商业银行新生成不良贷款率、核销处置金额都会明显增长,造成盈利波动。同时,逾期贷款比例上升3BP至1.52%,和不良率的剪刀差有所扩张,更前瞻反映出未来资产质量潜在压力,这也是未雨绸缪高额计提减值的原因。
②从拨备计提角度,由于上半年不良贷款核销及处置力度相当大,因而也需要重新高额计提减值以维持拨备覆盖率充足。上半年江苏银行拨备减值计提82.11亿元,测算年化信用成本上升至1.45%,是造成二季度盈利下滑的主因,计提后拨备覆盖率达到246.82%,较年初提升14pct。我们判断,目前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尚未充分暴露,未来半年内新生成不良资产预计仍将上行,不良率与拨备覆盖率指标将进一步平衡。
③其他财务指标方面,江苏银行净息差优异,上半年同比提升27BP至2.1%,信贷规模增长与利差逆势扩张推动利息净收入高增长42.8%,利差表现得益于负债成本下行。不过,对于大部分银行而言,预计净息差仍将进一步收窄,主要源于贷款利率下行及负债成本刚性,但银行净息差的韧性总体上优于市场预期。非利息收入下滑15.5%,主要源于公允价值波动,预计受债市波动影响。此外,成本收入比同比降低1.53pct,费用节约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盈利,预计今年全行业仍将继续控制费用成本。
预计银行业中报及三季报仍处于下滑阶段,信用减值成本将保持高位。
①行业层面,我们仍然判断很多银行股中报盈利将同比下滑,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行业数据,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及农商行2020H1盈利分别同比下滑12%、8.5%、2.1%、11.4%。预期信用损失体系下,银行盈利下滑符合宏观环境,下半年以来监管层也频繁提到未来潜在信用风险压力,市场对不良率上行也已经充分预期,同时海外大型银行二季度也继续大幅增提拨备减值以应对“可能的最差情形”。据此判断,银行中报及三季报盈利都将受到信用减值成本的拖累,继续维持下滑状态。
②展望全年,监管层近期提及今年银行业可能处置不良贷款达到3.4万亿,较2019年2.3万亿明显提高。我们基于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口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假设新生成不良率达到2.46%,同时维持年末不良率2%、拨备覆盖率178.5%,则预测全年商业银行可能计提信用减值2.91万亿,全年盈利可能下滑16.75%,不过市场对此已有预期。
投资角度,市场预期触底+做实资产质量,当前时点反而是布局良机。
尽管盈利仍处于下滑区间,但我们强调当前时点已是银行股最好的布局时点,估值向下空间有限,中报落地后预计估值开始修复。判断依据:①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对银行“让利”预期持续悲观,本次中报利润下滑将正式兑现预期,同时考虑到银行财务报告明显滞后于实体经济基本面,随着近期经济复苏,我们认为对银行的悲观预期正在改善。②银行盈利下滑很大程度上源于计提拨备、做实资产质量,对于投资者而言,信用风险的不确定
性是压制银行股估值的最主要因素,而高额计提拨备后,抵御坏账能力大幅提高,能够缓解对银行资产端不确定性的担忧。③参考海外,由于海外银行采用CECL预期减值模型且资产规模增速低于国内银行,因此一季度起盈利已经开始大幅下滑,且二季度加速恶化,部分银行暂停分红,但可以看到市场估值已提前反映,对二季度财务表现的反映明显钝化。
投资建议:建议当前时点积极布局核心银行股,看好中报落地后银行股估值修复,重点推荐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
风险提示:1)银行利润持续、大幅下滑超预期;2)宏观经济走势不及预期造成银行资产质量承压;3)银行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利差快速收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