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流动性趋于宽松,市场利率整体呈下跌趋势。今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货币宽松持续加码。美联储不断加大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指数跌至10年最低,全球“去美元化”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是否遇到新机遇?
各国央行实行量化宽松
3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利率降至零水准,并推出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同时,美国银行的紧急贷款贴现率下调125个基点,至0.25%。
4月29日,美联储再次加大量化宽松,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维持在0至0.25%之间。目前,美联储数据显示,8月11日美国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为0.10%。
在美联储决定将美联储基金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后,各国纷纷宣布“降息降准”并采取一系列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8月11日,英国央行副总裁表示:如果英国经济放缓并再次陷入困境,央行有计划准备在原先承诺的7450亿英镑(9755.8亿美元)之外,采行更多量化宽松政策。
同时,上月底,中俄贸易结算美元占比首次跌破50%,5年前,这一占比数近90%。实际上,还有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中国等至少40国开启了去美元中心化的进程。
美联储与各国央行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世界各地大量资金处于游走状态,同时,许多人开始担心第三波金融危机是否即将来临。7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接受时代财经专访时表示:“第三次金融危机”是否正在到来很难说。
那么,各国货币的持续增发是否将引发通货膨胀?货币供应与通胀是怎样的关系?货币政策又该如何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遇新机遇?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指出,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储备货币功能逐渐显现。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已有7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且在今年疫情冲击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会务资产中的占比升至2.02%,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资产越来越感兴趣。
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灵活的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建设,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国际环境种种挑战的必经之路。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要如何实现利率自由浮动?这又会对国内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呢?
针对当下多变的国际环境、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本次【首席观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发改委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老师空降直播间谈谈货币供应和通胀。同时邀请到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董事总经理)谢亚轩担任本期特约主持。
直播时间:
2020年8月21日(周五)20:00—21:15
(含15分钟互动问答时间)
课程主题:
《当前国际形势下的货币供应与通胀》
课程大纲:
1、货币供应与通胀的关系
2、资产价格和房价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3、为何美国超常规货币宽松未导致通胀
4、中国应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互动话题:
1、当美联储和其他央行继续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向经济持续注入更多资金时,有很多人担心第三波金融危机可能已经正在酝酿当中。您之前觉得目前来说还没有明确趋势表明将有金融危机,那您觉得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呢?
2、美元指数近期一直疲软,引发“去美元化”讨论迅速升温,以及投资者“用脚投票”,都在为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敲响警钟。美元的公信力下降,再加上美国“大印钞票”,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也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是不利于美元的强势地位的,您觉得美元地位会否受到影响?这是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我们应该这样把握这个机遇?中国接下来应该如何推进财政、货币政策呢?
3、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们要如何实现利率自由浮动?如何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呢?
现在全球的货币供应状态,会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您对中小微企业主和机构、个人投资者有哪些建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