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2020年“保险+期货”试点建设正式启动
近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组织召开2020年“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立项评审会。据了解,评审会共确定立项项目31个,其中,“保险+期货”全覆盖项目6个、“保险+期货”分散项目18个、“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项目7个。
据介绍,按照优化试点模式、助力脱贫攻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降本提质增效的政策导向,今年11个项目试点区域位于挂牌督战贫困县,其他多数项目也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优先服务对象。资金来源方面,争取到的外部支持资金约为总资金的25%。各项目方案保障程度整体较高,单位保费(权利金)基本均维持在较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郑商所在苹果和红枣品种创新开展“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项目。合作社的选定标准为辐射带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普遍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及参与意识。业内人士认为,郑商所该试点项目体现了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国家政策导向,同时也是对“保险+期货”模式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培养农民合作社市场风险管理意识和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稳定生产经营的能力,促进农民合作社与其成员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此外,由郑商所、河南省财政厅共同支持的三门峡市陕州区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已于日前正式启动实施。该项目承保规模约2万亩,试点期限两年,是首次由地方财政与交易所联合开展的试点项目,也是郑商所积极探索引导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保险+期货”试点建设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2016-2019年,郑商所累计支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75个,涉及棉花、白糖、苹果、红枣4个品种,覆盖新疆、甘肃、广西等11个省(自治区),涉及农户10万余户。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突破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新疆、山东、陕西等相关品种主产区政府主导或市场自发开展的“保险+期货”试点不断涌现。
记者了解到,2018年新疆自治区首次在博乐、柯坪、叶城三个县投入2.5亿元左右资金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2019年自治区继续进行试点并由2018年的3个县(市)扩大到5个,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9年也开展了覆盖8个团场的棉花“保险+期货”试点。内地棉花主产省山东省2019年也开展了覆盖6个棉花主产县(区)的试点。甘肃省则将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列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中央奖补试点,在4个苹果主产县(区)开展10万亩的试点,保费由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财政及农户共同承担,这也是中央财政首次正式介入并支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工作。
银河期货连续3年参与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甘肃静宁县为例,“保险+期货”项目助力静宁县如期脱贫,贫困户转入合作社,项目服务主体升级为合作社+农户,更多参保主体理解并认同“保险+期货”项目,全县主产区的10家主要合作社积极参与2020年苹果县域全覆盖项目,保费自缴比例提高了250%,充分体现项目实施以来的良好效果。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相关政策精神,持续做好2020年“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工作。在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价格风险保障机制的同时,探索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导开展相关试点模式,进一步丰富地方政府助农的工具箱,为发挥资金杠杆效应、实现市场化发展打开新局面。后续将通过不断优化试点建设流程、提升试点质量、创新试点模式,加强试点监督管理,建立起易推广、高质量的郑商所特色农产品“保险+期货”项目品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