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二次创业”再出发
作者: 何乐舒
8月18日,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启用,创新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实现1分钟通行。自此,一水之隔的澳门和珠海横琴告别20年来的“两地两检”模式,为粤澳合作、横琴开发翻开新篇章。
1980年8月26日,珠海经济特区正式设立,面积6.81平方公里。历经40年的高速发展,从海滨渔村到花园城市,珠海特区正值“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海与澳门一起定位成大湾区的重要极点,提出要把珠海横琴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横琴新区经过10年的建设,已然成为珠海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珠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珠江东西两岸城市握手,有望为珠海插上腾飞的翅膀。
建设“国家的横琴”
2009年12月16日,继天津滨海和上海浦东之后,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在珠海横琴挂牌成立。自此,“珠海的横琴”晋升为“国家的横琴”,大量基础设施进入这片蕉林绿野的土地,城市建设自此拉开帷幕。
十年过去,今天的横琴依旧是热火朝天搞基建的模样,但现代化建设已有雏形,来往的车辆也多了起来。三个月前,30名澳门企业家共赴珠海横琴开展实地商务考察,在饭桌上热烈地讨论着未来粤澳合作的新机遇。
在制度创新方面可圈可点的横琴自然成为珠海调整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进化的前沿阵地。珠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69.1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047.24亿元,居全省第五位。
暨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剑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横琴在创新金融方面的探索是珠海金融业发展的驱动力,横琴作为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制度优势,而澳门资本市场密集,珠海本身的建设和发展也对资本资金有大量的需求,那么横琴恰好可以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截至2020年3月底,仅横琴新区金融类企业合计5541家,注册资本10287.8亿元。
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是一位在横琴这片热土上活跃的澳门青年企业家,他在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领域的公司都选择落地横琴。
“深圳、香港金融业相对发达,澳门和珠海在金融方面相对较新,这并不代表不能发展,但需要一个开放的好政策,要吸引人才留下来发展。”马志达曾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国家很多政策都利好横琴和澳门,珠澳两个城市会有更大的融合,很多新政策可以通过横琴来创造、试验,从而创造出一个特有的营商环境。
大湾区的“桥头堡”
“从香港到珠海,我睡一觉就到了,感觉都没有1个小时。”来自香港的学生小朱在去年曾搭乘大巴经港珠澳大桥到达珠海。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珠海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一个与香港、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港珠澳大桥通车一周年累计往来旅客总数2443万人次,车辆153.72万车次。
珠海市发改局相关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表示:“大桥的开通加强了珠海与香港的联系,珠港两地产业合作、经济交流日益密切。”截至2019年底,实有香港投资企业5659个,2019年对香港出口289.67亿元,占比17.5%。
从产业合作来看,上述工作人员介绍,与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了珠海市在金融领域的积极布局,两地金融科技产业加强合作。
上述珠海市发改局工作人员还表示,除了承接香港的金融资源,珠海在会展、旅游、外贸外资、物流管理方面还接收到来自香港的经济辐射。2019年,珠海市与香港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12.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5%。
从资源的角度看,谢宝剑认为,首先是好的人才,港澳有一批国际创新型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珠海长期的发展定位为高新科技城市,那么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可以更方便地实现人才引进。其次,人流和物流的畅通必然带来资金流,港珠澳大桥接驳香港机场,珠海可以借此发展国际物流。
未来珠海应该如何补足短板,奋力推进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谢宝剑建议,第一,要对标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充分激活生产要素和市场活力,真正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这是最迫在眉睫的事。第二,要充分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发挥港珠澳大桥的联通作用,加强与港澳高校的合作,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第三,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除了实现高科技引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文化旅游等产业都要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第四,珠海是“海上明珠”,要发挥好海洋优势,做好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实现蓝色崛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