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仓”案后诸多投研人才流失,“一拖多”渐成常态,即便如此,权益基金规模仍发展迟缓。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长风
据《每日财报》获悉,海富通季季增利由于基金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已于8月14日进入基金清算期,基金最新规模为0万。
海富通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是中国首批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海富通基金由海通证券控股51%,另外49%的股权则由外方股东法国巴黎投资管理BE控股公司持股。
与强大股东背景形成对比的是,海富通基金的规模增长却是一波三折。2014年到2016年,“老鼠仓”事件频发,此后经历了大规模人事变动,公司权益类基金发展近乎停滞,以至于出现了多位基金经理存在“一拖多”现象,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不满。虽然总规模近年持续上涨,但靠固收类基金挑大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封闭期内基金大跌,基民悲愤发问
今年4月份,距离海富通科技创新混合A基金开始建仓的3月11日仅1月有余,就有基民在网上先后发布“海富通究竟是控制风险,还是玩忽职守?”“问问海富通的基金经理吕越超先生”“再问海富通的基金经理吕越超先生”的短文。
损失惨重的基民发问直指海富通科技创新混合A基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市值的大幅下跌现象背后是基金管理者的责任缺失。值得注意的是,海富通多位基金经理都存在“一拖多”现象,甚至出现了“1拖27”。
(来源:东方财富网)
“在不到一个月的交易时间中,还处于封闭期的海富通科技创新混合A,市值竟然下跌了11.95%,令所有投资海富通科创基金的基民躺着中枪,遭遇打劫。”
这位“躺着中枪、遭遇现实版噩梦”的基民所诉,语气悲愤、字字痛心,反映出蒙受巨大损失的投资者的心酸无奈。
(来源:天天基金网)
据《每日财报》了解,海富通科技创新混合A基金成立至今已有5个月,根据wind数据,自4月份出现较大跌幅(最低跌至0.8805元)以来,已转跌为涨,却仍大幅落后于同期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在同类基金中也明显落后。
(数据来源:wind数据)
目前市场上带有“科技创新”字样的基金共有35只,海富通科技创新混合A的涨幅在这35只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二,与同期涨幅已接近50%的富国基金相差甚远。
“一拖多”难免力不从心,暴露人才短板
“公募权益投资部副总监,成长猎手,‘科技成长’风格的领军人物”,从此前海富通基金对吕越超的描述中可见海富通对其的重视和看好。
但据《每日财报》了解,自其管理海富通科技创新混合A至今,任职回报率7.85%,远远落后于同类平均的21.53%回报率,同类基金排名倒数。
其管理的海富通科技创新混合C、海富通先进制造股票C、海富通先进制造股票A、泰达宏利创益混合B也是表现不佳。
Wind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二季度,海富通先进制造业共被赎回9.3亿份,海富通科技创新在第二季度出现净赎回,海富通股票在第二季度也被赎回了13.2亿份。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其中原因,认为“吕越超作为较年轻的基金经理还是有能力的”,只是“资历尚浅,能力圈的扩展还需时间沉淀”,同时管理多个产品难免“力不从心、顾此失彼”。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富通基金,类似吕越超这样“一拖多”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其中,谈云飞、陈轶平、张靖爽参与管理的基金都超过了10只;而量化投资部总监杜晓海参与管理的基金数目更是高达27只,且全面覆盖股基、债基、指基、混基等细分基金类别。
要知道很少有基金经理会是全能型选手,再能干的人这样”一拖多“也会影响投资业绩。一直以来,权益投资就不是海富通的长项,而作为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海富通的人员配置也不如一些头部公司齐备。
此前受“老鼠仓”事件重创后海富通虽一直有意在权益投资领域发力,但相比固收,权益投资更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也更需基金经理专注研究,采用”一拖多“模式显然并不可取。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行的许多基金产品,虽然名称各有分别,但实际上的经营策略却大同小异,本可以合并成一个产品,之所以分拆成许多不同产品,主要是为了拓宽营销渠道、吸引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也就从客观层面导致了一个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个基金产品。
“老鼠仓”案件频发,权益规模发展迟缓
据《每日财报》了解,从2003年8月开始,海富通先后募集成立了26只开放式基金,2004年末开始为QFII及其他多个海内外投资组合担任投资咨询顾问。
截至2014年3月31日,海富通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28亿元人民币。
但在经历了十年辉煌时期后,2014年到2018年间,海富通先后爆出5起老鼠仓事件,作案者大多是海富通投资管理的栋梁之才,其中不乏海富通全力推捧的明星经理。
案发后,这些曾经的中流砥柱所管理的基金全部陨落,海富通基金也进入了长时间的动荡期,大量投研人员和高管相继离职。先是投资部总监陈洪和总经理田仁灿,此后的2015年8月副总经理孟辉也因“个人原因”离开。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月底,证监会因“老鼠仓”事件责令海富通基金限期整改3个月,期间停发新基金。在2015上半年“牛市”到来,新基金发行井喷的行情下,该公司却是零发行,“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此在同行中掉队。
2016年1月,副总经理戴德舜辞职;同年11月,另一位副总经理阎小庆递交辞呈;2015年5月“空降”海富通出任总经理的刘颂在两年后出走,直到2017年9月12日,新总经理任志强才正式上任。
人事动荡也引起了基金规模的大幅缩水,2015年海富通股票基金从69.69亿元下降到仅仅3.03亿元,并在此后持续下降,到2017年已下降至1.91亿,而2019年也只勉强上升到22.72亿元,与早年间近200亿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老鼠窝”的出现暴露了海富通在基金经理的管理上以及内控制度的缺失,目前来看受此事件影响深远,由于诸多投研人才的流失,致使“一拖多”渐成常态,权益基金规模发展更加迟缓。
对于海富通这样的一家老牌基金公司来说,要想走的更远,以人才为本或许更为关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