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构争先恐后布局,这一ETF缘何这么火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日,全球首只恒生科技指数ETF--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03033)在港交所上市交易,该ETF跟踪的是囊括了阿里、腾讯、美团、小米等诸多科技龙头股的恒生科技指数。
据统计,截至8月28日午间,该ETF半日成交超过20亿港币,刷新港交所近十年来新发ETF半日成交量纪录。
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一炮走红,其他基金公司也不甘示弱,香港ETF供应商恒生投资于今日表示,将尽快推出恒生科技ETF,内地基金公司也已竞相上报QDII产品,争饮“头啖汤”。
首只“港版纳指”ETF来了
8月28日,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宣布,南方恒生科技ETF(03033)在港交所上市。据悉,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的上市起始价格约为7.5港元,每手交易为200股,管理费为0.99%。
据悉,目前内地投资人购买该ETF需要有港股账户,在香港有券商账户的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券商平台像买卖股票一样进行操作。
恒生科技指数于7月27日由恒生指数公司推出,该指数主要追踪经筛选后市值最大的30家于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涉及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主要反映在中国香港上市、来自科技或创新领域的龙头公司的表现。
截至8月20日,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分别为美团、小米、阿里巴巴、腾讯、舜宇光学科技、京东、中芯国际、阿里健康、金蝶国际、平安好医生,其中前五大成份股权重占比43%。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彭博、南方东英研究团队,截至2020年8月20日
投资恒生科技ETF有何优势?据南方东英相关负责人介绍,该ETF具有较低的波动性,30只成分股的个股平均波动率58%,指数波动率36.42%。更重要的是,购买该ETF的投资门槛较低,“比如买一手腾讯需要超过5万港币,买一手ETF只需要1500港币左右,就可以获得一篮子30家科技龙头。而如果每只成份股各买一手,最少需要50万港币左右。”
各机构争相布局恒生科技ETF
作为有“港版纳指”之称的恒生科技指数,是当下各大机构的关注焦点。
8月27日,香港代表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供应商——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表示,为快速回应市场变化和实现产品多元化,预计短期内推出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
与此同时,内地的基金公司也相继上报了相关QDII产品。
根据证监会的披露,截至8月27日,包括嘉实基金、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大成基金、华安基金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目前都已正式上报恒生科技ETF(QDII)相关产品。
“客户对该ETF的认购兴趣巨大,客户的种类也比较广,从保险、养老金等机构客户,到高净值客户,再到普通零售客户,都对该ETF产生了极大的认购兴趣。我们期待追踪这个指数的产品总规模可以媲美恒指ETF的规模。”南方东英相关产品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配置港股新经济巨头添新渠道
恒生科技指数ETF的推出,增加了投资者配置港股新经济科技巨头的渠道。
南方东英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近年来,内地投资者对港股产品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内地用户来香港开户。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内地投资者开始进行全球资产配置,香港一般都是作为全球配置的第一站;同时,科技股ADR回流成为一大趋势,而且都是一些国内用户耳熟能详的股票,比如阿里、京东、网易等。
建银国际研报表示,恒生科技指数将吸引更多资金通过被动投资(ETF)流入主要成份股,同时追踪该指数的基金和相关衍生产品也更加便于投资者进行风险对冲。恒生指数公司推出科技指数反映科技公司在香港的重要性持续上升,科技企业占总市场比重上升有望提升香港市场的活跃度以及估值水平。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对比(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3个月之后才能被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规则允许新股快速纳入,可能吸引更多大型科技企业选择香港上市。
据了解,恒生科技指数将按照季度调整,并且有IPO快速纳入机制。如果IPO股份的市值在上市首日已经达到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名之内,则满足被纳入指数的要求;纳入通常在IPO股份上市后的第十个交易日即可生效。同时,对于第二上市和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不设额外纳入条件。
浦银国际表示,恒生科技指数集合了优质赛道的港股新兴力量,集合了 ATMX(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等优质互联网科技巨头,投资人布局指数即可将优质互联网巨头尽收囊中;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新港股在交易量、市值方面正在赶超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旧港股,全球投资人将重新审视港股市场,这将有助于提升港股估值中枢。
南方东英则认为,目前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的市值超过9300亿港币,PE在45倍左右,但是由于其高成长性和前瞻性,这个估值合理。
“科技永远引领未来,时代在变,科技股也一直在变化,从之前的IBM、通用电气到现在的谷歌、脸书、亚马逊,只有科技指数能够抓住这些最前沿公司的上涨。”南方东英相关负责人说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